清明时节,金山岭长城内外山桃花、杏花盛放,一派春意。此时的河北省承德市,受气温回暖、风力加大、天干物燥影响,森林草原火险等级持续走高。
承德市南临京津、北依辽宁内蒙古,全市有林地面积3556万亩、草地面积670.65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60%。
为有效防范森林草原火灾,承德市利用林长制智慧管理平台、林火视频监管管理平台和林火语音播报提示系统,开启森林草原防火从“人工防”“传统防”向“科技防”“数字防”的转变。
林草火视频
走进承德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中心视频监控室,大屏幕上清晰显示着全市森林草原资源实时监控数据。分布在承德山山岭岭的1854个林火视频监控摄像头,24小时对山林的火情烟点进行动态监控。
该指挥平台分为电脑端和手机App软件两部分,遇有报警信息,能直观展示火情发生地植被状况、道路、河流、村庄等地表信息,对指挥中心根据地势分析火情发展、现场兵力调度决策起到重要作用。
“林火视频监控探头发现烟雾或热点,会自动聚焦核实并警报提醒,极大提升预警监测实效。”承德市森林草原防灭火监控室工作人员赵建越介绍。
近年来,承德市狠抓森林草原防灭火信息化建设,推行云端管理,13142名林长、4432名专业扑火员、21624名护林员全部进网,精准划定责任区,实现全市一个系统、“一张图”管理。
“根据实战需要,我们对林火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定制多场景轮巡模式,不断提高烟火检测识别速度与精度。”承德市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李剑介绍,“春防期间,我们结合遥感卫星热点推送、直升机无人机巡护、火险因子监测站和地面护林员巡护等资源,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森林草原火情烟点监测防护网,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语音播报杆
“您已进入防火重点区域,请不要携带火源火种进山入林。”3月23日,在承德市兴隆县雾灵山镇塔前村林区卡口,只要有人接近,太阳能语音播报杆就进入工作状态,提醒注意防火安全。
“太阳能语音播报杆集视频传输、红外探测、语音播报、警示提醒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通过网络信号可实现远程控制和查看,让森林草原防火更加智能与便捷。”兴隆县林业和草原局火灾预防股股长王新阳介绍。
这样的语音播报杆,在承德市共安装2155处,覆盖了环京、环塞区域和53个国有林场、71处自然保护地等重点区域,是森林草原防火的有声哨兵。
承德市利用3月防火宣传月契机,集中开展“敲门见人”“走街入巷”“全面立体”三大宣传活动,组织扑火员、护林员,深入田间地头、林区景区、社区家庭,边巡护、边检查、边宣传。
“我们把宣传教育作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第一道防线。”承德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米粟介绍说,“对春耕备播、户外施工人员,逐人提示提醒和火种收缴管控;对老人儿童、特殊人员,逐户落实包保责任人和监护人;对上坟祭祀人员,逐坟主提示提醒和教育引导;对开放的涉林涉草旅游景区入口,严格火种收缴、信息登记和教育引导,确保将火源火种管控在山林之外。”
林长制平台
3月24日,晴,平泉市黄土梁子国有林场护林员高树志熟练地打开“承德市林长制智慧平台手机App”,开始了一天的林区巡护。
这款手机端App是专为林草人打造的智慧管护软件。经过培训,老护林员高树志迅速掌握了这一新工具。
“过去,每天完成巡护后,需要把当天的路线和林区情况详细记录在笔记本上。现在,只需轻点一下,所有信息便一目了然。特别是点击‘开始巡护’后,会清晰标注出自己负责的管护范围,并实时跟踪记录巡护轨迹。”高树志说,“遇有火情,我们不但可以第一时间上报,还可以为扑火队伍提供准确坐标。”
2023年,承德建成市、县、乡三级林长制智慧管理平台,依托护林员管理模块,将全市森林草原资源管护任务划分为17744个网格,利用手机App等软件,实现21624名护林员网上管理,网上定位、轨迹、签到、上报信息等一键查询。
“护林员巡护的核心在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巡护App提供了便捷的解决方案。”承德市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资源保护中心负责人李文清介绍,通过林长智慧平台,形成了市、县、乡、村、护林员五级“林长+护林员”网格化管理体系,更好地发挥护林员尖兵前哨作用,确保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刘环宇)
中国绿色时报 202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