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黄河三角洲迎来首批越冬大天鹅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11月25日讯 近日, 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千二管理站黄河故道里, 五十多只大天鹅或展翅翱翔、引吭高歌, 或悠闲自得地觅食。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专家说, 黄河口湿地生态的成功恢复是大天鹅提前飞临黄河口的主要原因。近年来, 东营市加强黄河口湿地的保护力度, 采取了退耕还林、划区放牧、围地蓄水、工程造林等措施, 取得了明显成效。黄河口良好的湿地生态, 为大天鹅等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同时, 东营市启动了“湿地鸟类生态安全区系统”和黄河自然保护区湿地监测工程, 实现了与香港观鸟协会的“联网”, 保护区加入了“东亚——欧洲珍禽保护区网络”和“东北亚鹤类保护区网络”。投巨资建设了黄河口湿地观鸟乐园, 这为鸟类爱好者提供良好的场所, 也成了救治病伤鸟类, 保护、繁殖濒危珍禽的重要科研场所。一千二管理站东北滩涂和黄河故道分别建立了面积800公顷和200公顷的鸟类食物补给区。
  黄河三角洲地处暖温带, 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移重要的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目前, 自然保护区内的鸟类从90年代的187种增加到了283种, 每年到黄河口栖息的候鸟达400多万只。
(山东省林业局) 2008-11-25

关键词 动物保护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