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万只黄羊跨越中蒙边境,从蒙古国迁徙至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市山、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二连浩特市等地,为冬季的内蒙古带来了别样的色彩。
黄羊学名为“蒙原羚”,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每年冬季,大批蒙古国的野生黄羊都会跨境来到阿尔山等地进行觅食、停留。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林草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两件大事”,多措并举为跨境越冬黄羊等野生动物保驾护航。
一是全力做好巡护监测,充分发挥护林员、草管员等作用,在黄羊等野生动物迁徙通道、集群活动区、重要栖息地等地坚持常态化巡护值守,有效利用智慧林草生态大数据平台野生动植物网格化监控,在巡护过程中采取划分责任片区、明确责任主体、加大巡护频率的举措,以组织巡护人员密切关注黄羊活动情况。
二是着力推动野外救助。自监测到黄羊入境起,全区各级林草系统第一时间开展监测、救助、宣传工作。对在迁徙过程中发现伤困的黄羊进行及时处置和救助,在黄羊等野生动物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建立临时救护站点,对伤残黄羊等野生动物开展科学规范的救护工作。同时,加强跨境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严防疫源疫病传播。
三是合力开展专项行动。在候鸟、黄羊等野生动物迁徙季节,会同各级市场监管、农牧、公安等多部门联合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专项行动“网盾行动”,严厉打击乱捕滥猎、非法贸易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黄羊等野生动物猎捕、出售、运输、寄递等环节管理,切实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
四是有力进行宣传教育。充分结合专项行动等重点工作开展,通过发放宣传彩页、设立警示牌、悬挂横幅和公布举报电话等形式,在野生动物迁徙通道及重要栖息地、市场经营主体、牧民群众家等处开展宣传工作,针对不同群体,多渠道、多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倡导群众主动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积极举报偷猎等违法行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通过以上方式,黄羊等跨境野生动物得到有效保护,群众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也日益增强。下一步,内蒙古自治区林草部门将持续加强常态化监测调查工作,及时掌握黄羊等野生动物在迁徙过程中发生的伤困情况,积极救助、强化执法,坚决遏止非法偷猎行为。为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贡献林草力量。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202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