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杨斌记者朱彤)自200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同东部十省市建立科技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到2007年全国科技支疆行动启动,至今历时8年,新疆同内地省区的科技合作渐入佳境。
新疆同东部十省市科技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8年来,东部十省市根据各自产业和技术优势,分别研究确定同新疆对应的科技合作区域和产业,有重点地推进双方的科技合作工作。在统筹规模的基础上,重点安排同新疆对应区域或产业的重点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切实抓好一批特色项目的实施。内地一大批企业和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合作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上海新疆科技合作基地”建立后,已有十几家企业进入。引进上海的塑料科研成果,乌鲁木齐帕沃德塑料科技有限公司对农用地膜进行改良,改良后的地膜延展性增强了,而且每吨节约成本500多元。如今,这种地膜在全疆得到广泛应用。
“改良农用地膜只是新疆和上海科技合作中的一个小成就。近两年,两地的科技成就数不胜数。”上海新疆科技合作基地董事长、新疆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朱瑞琪告诉记者。
据不完全统计,新疆同东部省市实施的科技合作项目达478项,项目投入65.81亿元。与此同时,新疆节水灌溉技术等一批先进技术也正在通过科技合作,向我国北方干旱区推广。
新疆同东部十省市科技合作联席会议制度,为动员全国科技力量支持新疆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平台。
去年科技支疆行动启动后,科技部向全国各省市区及国务院各部门科技司(局)下发了《关于推进科技支疆工作的意见》。自治区也迅速制定了《自治区关于鼓励开展全国科技支疆行动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面向全区征集科技支疆项目509个。
目前,新疆已和各省市签订合作协议65个,使新疆同有关省市科技管理部门,同高校、科研机构、企业间的多层次合作局面初步形成。
科技日报 2008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