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杜鹃枝上杜鹃啼



鸟类中和我最有缘的, 要算是杜鹃了。记得四十五年前, 我开始写作哀情小说; 有一天偶然看到一部清代词人黄韵珊的“帝女花传奇”, 那第一折楔子的满江红词末一句是“鹃啼瘦”三字, 于是给自己取了个笔名“瘦鹃”, 从此东涂西抹, 沿用至今, 倒变成了正式的名号。杜鹃惯作悲啼, 甚至啼出血来, 从前诗人词客, 称之为“天地间愁种子”, 鹃而啼瘦, 其悲哀可知。可是波兰有支名民歌“小杜鹃”, 我虽不知道它的词儿, 料想它定然是一片欢愉之声, 悦耳动听。 鸟和花虽有连带关系, 然而鸟有鸟名, 花有花名, 几乎没一个是雷同的, 惟有杜鹃却是花鸟同名, 最为难得。唐代大诗人白乐天诗, 曾有“杜鹃花落杜鹃啼”之句; 往年亡友马孟容兄给我画杜鹃和杜鹃花, 题诗也有“诉尽春愁春不管, 杜鹃枝上杜鹃啼”之句, 句虽平凡, 我却觉得别有情味。 杜鹃有好几个别名, 以杜宇、子规、谢豹三个较为习见。据李时珍说: “杜鹃出蜀中, 今南方亦有之, 状如雀鹞, 而色惨黑, 赤口有小冠。春暮即鸣, 夜啼达旦, 鸣必向北, 至夏尤甚, 昼夜不止, 其声哀切。田家候之, 以兴农事。惟食虫蠹, 不能为巢, 居他巢生子, 冬月则藏蛰”。关于杜鹃的一切, 这里说的很明白, 看它能帮助田家兴农事, 食虫蠹, 分明是一头益鸟。它的啼声哀切, 也许是出于至诚, 含有“垂涕而道”的意思, 好使田家提高积极性, 不要耽误了农事。 杜鹃有一个神话, 据说是蜀王杜宇称帝, 号望帝, 那时荆州有一个死而复生的人, 名鳖灵, 望帝立以为相。恰逢洪水为灾, 民不聊生, 鳖灵凿巫山, 开三峡, 给除了水患。隔了几年, 望帝因他功高, 就让位于他, 号开明氏, 自己入西山, 隐居修道, 死了之后, 忽然化为杜鹃, 到了春天, 总要悲啼起来, 使人听了心酸。据说, 杜鹃的啼声, 是在说“不如归去”, 因此诗词中就有不少以此为题材的, 如宋代范仲淹诗云: “夜入翠烟啼, 昼寻芳树飞; 春山无限好, 犹道不如归。”康伯可满江红词有云: “……镇日叮咛千百遍, 只将一句频频说; 道不如归去不如归, 伤情切。”每逢暮春时节, 我的园子里杜鹃花开, 常可听得有鸟在叫着“居起, 居起”, 据说就是杜鹃, “居起”是苏沪人“归去”的方言, 大概四川的杜鹃到了苏州, 也变此腔, 懒得说普通话了。 西方人似乎爱听杜鹃声, 所以波兰有“小杜鹃”歌。西欧各国还有一种杜鹃钟, 每到一点钟有一头杜鹃跳出来报时, 作“克谷”之声, 正与杜鹃的英国名称“Cuckoo”相同, 十分有趣。我以为杜鹃声并不悲哀, 为什么古人听了要心酸, 要肠断, 多半是一种心理作用吧?
周瘦鹃 人民日报 19570612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