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 辽宁省把自然保护区建设作为全省生态建设主体工程来抓。记者2日从辽宁省林业厅了解到, 全省仅林业系统下辖的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就达到34处, 市、县级自然保护区40处, 保护区总面积116万公顷, 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8。
冬季里, 辽宁北票的大黑山自然保护区内, 虽然少了绿叶的点缀, 但交错在一起的树枝更能体现出林子的密度。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孙淑芹告诉记者, 这样的生态环境得益于自然保护区的划定。
地处辽西北的朝阳市, 由于过去生态环境非常脆弱, 土地沙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丧失等诸多问题困扰着朝阳人。2000年, 朝阳市在朝阳县古山子乡劈山沟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的设立让生态环境得到较好改善, 辽宁省也于2009年提出要在朝阳多建几处自然保护区。为改变以往自然保护区“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的弊端, 辽宁省提出了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机构建设的“四独立”模式, 即独立机构、独立办公场所、独立法人、独立账户。目前, 朝阳市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均排在全省第一位。
各级自然保护区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 在科研监测工作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 取得了一批成果。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辽宁大学合作开展了杂色山雀研究课题, 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 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的《沙松生长规律与沙松混交林培育技术的研究》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记者 汪伟)
辽宁日报 201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