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瑞娟报道 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国家林业局推荐的“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该项目是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安徽宏宇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浙江大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国森机械有限公司、太尔胶粘剂(广东)有限公司联合组织申报的。
我国竹材人造板产业存在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等产业问题,严重制约竹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项目主要负责人、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研究员于文吉向《中国绿色时报》记者介绍,“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针对竹材青黄难以有效胶合、竹材难以单板化利用和产品附加值低等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经10年科技攻关,突破了竹材纤维精细分离和高效重组等关键技术,创制了疏解、成型和高温热处理等关键装备,开发出四大系列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
据了解,“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内外专利54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14项,中国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制定国家标准3项;发表论文82篇(SCI、EI收录13篇),累计被国内外引用741次;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林业行业最高科技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各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
于文吉表示,“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的发明创新使竹材的一次利用率从50%提高到90%-95%,单元制备效率提高5倍,是我国竹产业近10年来取得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突破了竹材青黄胶合和竹材单板化利用技术瓶颈,在竹材浸渍专用酚醛树脂合成、疏解装备和成型装备等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提高了竹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有力地推动了竹产业科技进步,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
据介绍,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和创制的关键装备不但在国内得到大规模应用,并出口到美国、英国、德国等44个国家和地区。近3年,新增销售额17.39亿元,新增利润2.62亿元,新增税收9730.80万元。
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经过严格评审,共授予295个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7项。
中国绿色时报 王瑞娟 2016-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