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动植物资源调查

银杉





编号 dzwdc0000000405

资源名称 银杉

拉丁学名 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

资源分类 植物资源

科中文名 松科

科拉丁名 Pinaceae

保护级别 国家Ⅰ级保护植物 

学科分类 220.1070;森林植物学

调查时间 1996-2001

关键词 银杉  野生植物  资源调查  常绿乔木  稀有种 

分布 湖南西南部城步县介福山罗汉洞(与新宁县交界)及东南部桂东、资兴、炎陵3县(市)交界的八面山,广西北部龙胜花坪及金秀县,重庆南部武隆及南川,贵州北部道真县大沙河及桐梓县柏枝山。海拔900~1750m。所在地植被为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或山地针阔叶混交林,所在群落类型主要有银杉、广东松群落(广西),银杉、长苞铁杉群落(广西、湖南),银杉、南方铁杉群落(湖南八面山),银杉、甜槠、银木荷群落(湖南八面山),银杉、亮叶水青冈群落(重庆、贵州),银杉、马尾松、杜鹃群落(重庆、贵州)。适宜于温凉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2~15℃,年降水量1400~2400mm,山地黄棕壤,分布点土壤瘠薄。
野生种群可分为4个片:一是大娄山山脉,包括重庆武隆及南川金佛山,贵州道真及桐梓;二是越城岭山脉,包括广西龙胜及湖南城步新宁交界的界福山;三是井冈山山脉,即湖南桂东、资兴、炎陵交界的八面山;四是大瑶山山脉分布区,即广西金秀大瑶山。

数量 所处群落总面积6024hm2,共4484株,蓄积量为2635m3(各省资源状况见表4-9),其中,以重庆与贵州接壤的大娄山资源为最多,约3427株,占总株数的76%,蓄积量2188m3,占总蓄积量的83%。
表4-9 银杉资源状况简表

评价 银杉为我国特有分布的属种。素以“植物界大熊猫”和“活化石”著称于世。中新世以来曾经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后遭第四纪冰川的浩劫,其自然分布现仅见于我国南方几个大山的局部范围,是典型的古老残遗物种。其中广西大瑶山是现知银杉地理分布的最南界。对研究松科植物的系统发育、植物区系地理、古地理及第四纪冰期气候等均有重要科学价值。
目前,银杉保护较好,分布点林下幼树幼苗较多。如贵州大沙自然保护区内有银杉1045株。其中5m以上大树121株,结果母树39株,1m以下的幼苗530株,1~5m的幼树355株,即幼树占34%,幼苗占51%,大树占15%(160株),种群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型。但必须注意对幼树特别是幼苗的保护,切忌破坏银杉所在地生境,暴光过多,幼苗不易存活。
按照IUCN评估标准,银杉可列为“严重濒临灭绝”(CR)等级。

资料来源 中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

PDF文件 浏览全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