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编号
M06829
术语词
毛竹
拉丁学名
Phyllostachys edulis (Carr.) H. de Lehaie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 ex H. de Lehaie]
学科分类
220.1070;森林植物学
关键词
毛竹
术语简介
禾本科;POACEAE,刚竹属;Phyllostachys Sieb. et Zucc.
秆高达20多米, 径12-16(-30)厘米, 基部节间长1-6厘米, 中部节间长达40厘米; 新秆密被细柔毛, 有白粉, 老秆无毛, 节下有白粉环, 后渐黑; 分枝以下秆环不明显, 箨环隆起, 初被一圈毛, 后脱落。秆箨长于节间, 褐紫色, 密被棕褐色毛和深褐色斑点, 斑点常块状分布, 下部斑点较小而稀; 箨耳小, 缝毛发达; 箨舌弓形, 两侧下延; 箨叶较短, 长三角形或披针形, 多绿色, 初直立, 后反曲。枝叶二列状排列, 每小枝具2-3叶; 叶披针形, 长4-11厘米, 宽0.5-1.2厘米; 叶耳不明显, 有缝毛, 后渐脱落。复穗状花序生于细弱无叶小枝顶部, 具叶状佛焰苞; 苞片窄矩圆形, 长1.6-3厘米, 背部有毛, 先端有窄线形小叶; 每小穗具2小花, 1朵发育。颖果长2-3厘米。幼苗分蘖丛生, 每小枝7-14叶; 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 长10-18厘米, 宽2-4.2厘米; 叶鞘紫褐色, 与叶下面均密被柔毛, 叶耳小, 缝毛长1-1.5厘米。笋期3月下旬至4月。
资料来源
中国树木志 (第四卷) 郑万钧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