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自主创新,难在转化应用。”知识产权发展中的两大问题对湖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而言,如庖丁解牛。
湖南林科院自2010年成为首批全国林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以来,不断改善创新条件,努力创造知识产权,3年间共获得授权专利19件,其中发明专利8项,授权量较试点前增长110%;获得油茶植物新品种授权4个,实现了植物新品种权零的突破;制(修)订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15项,其中获批并颁布10项;发表科研论文270余篇,其中SCI论文20篇;出版专著2部;申请“湘林油茶”商标1个。
在知识产权获得量攀升的同时,湖南林科院在知识产权转化与应用上也实现了新的突破。
以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组建股份公司是湖南林科院让知识产权效益充分施展的舞台之一,目前已形成股本金达6350万元。其中以生物质能技术入股并控股28.6%的“湖南北大未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控股16.7%的“湖南未名创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所生产的生物柴油、生物润滑油等产品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以油茶知识产权入股并控股38.6%的“湖南林之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基地达3万亩,拥有5000吨纯茶油生产线1条,总资产超过2亿元;以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控技术入股成立的院全资科技企业“湖南兴林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成立当年产值即达400万元。
与此齐头并进的是专利转让获得的良好效益。2012年,湖南林科院的实用新型专利“竹材联丝展开铣平机”深受同行青睐,以41.8万元的转让费刷新了湖南林业实用新型专利转让的最高纪录;发明专利“用于培养外生菌根性食用菌和药用菌菌根苗的苗床”受多家企业关注,也取得了可观效益。
湖南林科院负责人认为,能将知识转化为财富,得益于强烈的创造意识、高效的决策机制、明确的任务目标、灵活的激励手段和完善的管理制度。(黄忠良)
PDF文件 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