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安徽扬子鳄保护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安徽师范大学吴孝兵教授团队,在扬子鳄保护生物学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相关论文在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 Advances发表。该研究填补了扬子鳄基因组研究空白,为这一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科研人员通过对29个扬子鳄个体的基因组数据分析发现,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野生个体,圈养种群中近亲关系比例较高,但近交系数较低,圈养繁殖在维持其遗传多样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研究成果为未来扬子鳄种质资源保护和野外放归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研究人员建议,未来需进一步平衡圈养繁殖与野外保护,减少近亲繁殖风险,同时利用基因组资源指导野化放归和栖息地恢复。
  扬子鳄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野生种群长期面临栖息地破碎化、遗传多样性丧失和近交衰退等威胁,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过去40年,通过人工繁育、栖息地生态修复、野外放归等一系列措施,成功遏制了扬子鳄种群衰退风险,其野外种群更是快速增长。目前,安徽省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已超过1620条,且呈持续增长态势,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严付平)
    中国绿色时报  2024-04-16

关键词 野生动物保护  扬子鳄  保护生物学  栖息地恢复  野化放归  安徽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