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8月23日讯 日前,由余姚市林业特产技术推广总站参与、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果树科学研究所教授高中山领衔的中国杨梅雌雄全基因组测序以及性别遗传机制解析的科研成果在国际知名植物生物技术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英国出版SCI一区,IF=6.3)发表公布。
杨梅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重要果树树种,雌雄异株,早在7000多年前就已存在,人工栽培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杨梅果实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而且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该项成果对于今后我国开展杨梅遗传育种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中开发的雌雄性别关联分子标记已经应用于杂交苗的性别早期鉴定。
高中山是我国最早开展杨梅基因组研究的科研人员,其团队早在2011年2月就在浙江余姚启动前期科研准备工作,于2014年正式启动基因组测序。前后历时8年,利用二代和三代基因组测序技术,首次在世界上完成杨梅雌、雄两个品系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该团队此项科研成果表明:杨梅基因组大小为320Mb,组装基因组大小为313Mb(占预测基因组大小的97%),拥有8条染色体,预测出蛋白编码基因共32493个。同时,该团队通过对雌雄两个自然群体混合样重测序比较,发现杨梅性别基因组控制区域在59Kb范围内,包含性别决定候选基因,并推导出杨梅的性别决定模式为ZW型,其中雌性为杂合ZW型,雄性为纯合ZZ型。(宁波市林业局)
宁波市林业局 2018-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