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科技中心”)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职责使命,推动各项工作做深做实。 2024年,科技中心多维发力,在植物新品种保护、新品种测试体系构建、生物安全管理、森林与生态产品认证、国际引智合作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实效,为我国林草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深耕植物新品种保护
植物新品种为提速行业发展、助力产业升级注入了源动力。如何激发育种者创新积极性、推动育种技术不断进步?2024年,科技中心深入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在依法保护权益、加快转化运用、提升公共服务、深化国际合作等方面精彩作答。
夯基础,提升林草植物新品种审批效率。科技中心服务大局, 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修订工作。制定《林草植物新品种授权工作办事指南》,有效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发布《中国林业和草原知识产权年度报告》,进一步提升林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质效。2024年共受理林草植物新品种1338件,授权878件,累计受理12080件,授权5848件。
严保护,推进行政与司法跨域交流。科技中心联合四川省林草局、贵州省林业局等地方林草主管部门,分别与成都知识产权法院、贵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座谈交流,针对植物新品种侵权案件难点问题,推动案例分析和经验共享。学习借鉴专利快速审查、快速维权、侵权调解、质押融资的经验,加强与地方行政、司法部门合作,推动林草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创新。
促运用,探索植物新品种权金融服务。完善林草植物新品种权质押登记制度,首次办理林草植物新品种权质押登记手续,质押总金额达690万元。通过质押融资政策引导,助力企业获得资金支持,推动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强合作,促进国际履约与对外交流。接待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理事长尤兰达女士来华访问,派员参加UPOV系列会议、 东亚植物新品种保护论坛, 赴欧盟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和UPOV秘书处进行交流,借鉴高效保护模式和管理经验,介绍中国林草植物新品种保护进展,宣传中国林草植物新品种转化运用成效,得到UPOV及相关成员国高度赞赏。
科学构建测试体系
新品种测试体系是开展植物新品种保护、选育和管理工作的基石。2024年,科技中心积极构建科学、全面且高效的新品种测试体系与平台,有效提升我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水平与服务能力,从而极大增强我国植物新品种自主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
加快推进测试体系平台建设。科技中心以加快新建测试机构布局、提升现有机构测试能力为突破口,按照《林草植物新品种测试体系建设总体构想》要求,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加强技术指导,启动筹建福州、洛阳、呼和浩特测试站,拟新增开展兰属、苜蓿属等6个属(种)田间测试,填补了国家林草局草品种测试站的布局空缺。海南崖州测试分中心、长沙测试站筹建通过验收,新增开展叶子花属、李属樱花、萱草属和秋海棠属田间测试。指导现有机构推进芦竹属等7个属(种)前期筹备,新增开展越橘属、石竹属、荚蒾属田间测试,蔷薇属实现南北两站协同测试。测试体系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筹备或新增开展测试属(种)20个,较2023年底田间测试的10个属(种)实现大幅度增长,总体测试服务能力快速提升。
加快完善测试技术标准体系。发布实施“植物新品种近似品种筛选指南”等18项行业标准,累计发布总数达93项。山核桃属等9项行业标准形成报批稿。枸杞、木兰、银杏国际测试指南完成终稿,将于2025年提交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相关工作组审议。制定《自筹经费编制林草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管理制度》,开展首批36项自筹经费测试指南编制,组织翻译10项国际测试指南用于现场审查,测试技术标准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高效开展审查测试任务。组织开展技术培训班2期,累计培训审查测试人员及专家100人次,完成新品种实质审查960件,其中现场审查647件,田间测试313件,DUS意见通过878件。社会化委托测试试点取得积极进展,完成委托测试55件,获得申请人广泛好评,为下一步全面推行社会化委托测试积累了重要经验。
筑牢生物安全防线
深化林草生物安全是有效促进生态系统健康、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2024年,科技中心抓重点、攻难点,逐步构建起一道道安全防线,不断夯实国家生态安全根基。
靠前服务,提升行政审批效能。2024年,林草转基因行政许可申请量持续增加,科技中心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开展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审批管理办法》等要求,受理行政许可申请73件,准予行政许可48件。通过主动对接基层科研人员诉求,对能整合办理的申请给予并联处置,有效压缩整体办理时限,加快推动林草生物技术创新,支撑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
科学监测,确保转基因生物安全。采用长期监测与随机检查相结合的实施方式,对许可的转基因林木试验进行长期监测,科学评价转基因林木的生长特性和遗传稳定性,常态化跟踪监测转基因林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严格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程序,分别从国家林草局批准的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中各随机抽取一项,通过深入试验地的田间地头,对照定植图,对转基因林木的档案资料和试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转基因生物安全。
聚焦重点,强化遗传资源管理与利用。落实《中国林业遗传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5)》,对“三北”工程治沙先锋沙棘属植物遗传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调查与评价,为选育生态经济型沙棘优良新品种奠定基础。持续支持我国珍稀、特有主要造林树种草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调查与评价,研究提出“一品一策”遗传资源保护措施。参加FAO森林遗传资源政府间技术工作组第八届会议,在国际森林遗传资源保护管理利用中不断提高我国林草事业的影响力。
整合资源,建立外来物种信息数据平台。针对前期31个省(区、市)外来物种调查与研究的总结成果,开展林草外来物种遗传资源调查成果数据汇交、分析、共享工作,在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设立专门板块,持续推进建立外来植物遗传资源信息系统和线上数据汇交系统。
深入推进认证工作
2024年,科技中心双箭齐发,纵深开展森林认证与生态产品认证工作,以切实有效的举措提升森林产品价值,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地生根。
加强顶层设计。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市场监管总局进行专题研讨,确立“先易后难、先行先试”的工作原则,深入开展构建生态产品认证体系研究,逐步明晰生态产品概念、国际认证现状、分类与属性以及实施规则等关键内容。
推进标准编制。围绕森林认证工作,研制并发布产销监管链、森林碳汇2项国标和联合认证通用要求1项行标,发布2项国家标准外文版。围绕生态产品认证,形成《物质类生态产品认证标准(草案)》《花卉生态产品认证标准(草案)》《大兴安岭生态产品认证标准(草案)》等3份标准草案。
组建创新平台。指导成立生态产品认证国家创新联盟,吸纳涉林高校、科研院所、认证机构、龙头企业及创新平台等206家单位加入联盟。指导森林认证国家创新联盟遴选优质认证产品,参展第二届中国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
设立研究项目。围绕“制度建设、标准编研、国家公园建设”等热点,设立3个研究项目。同时,启动2024年森林认证与生态产品认证自筹研发项目申报工作,批准32个项目立项。
开展国际合作。按照《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贸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要求,助力上海自贸区打造生态产品“绿色贸易通道”。指导标委会加入木材及木制品可持续进程技术委员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组团参加PEFC森林认证工作年会,与FSC全球总干事进行会谈。
聚焦重点双向引智
高位推动“走出去”,精心协调“引进来”。2024年,科技中心聚焦全局重点领域,双向驱动开展引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走出去”,学习国际先进理念与技术。科技中心认真贯彻实战、管用、补缺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做好出国培训组织工作,成功申报并组织派出团组4个,赴瑞典、匈牙利、埃及等国,围绕森林可持续经营、荒漠化防治等方面展开学习,培训行业管理技术人员72人。认真组织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受理申请3批次26人次,录取10人。推荐增补15名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评审专家入库。组织指导中国林科院同多所国外高校和机构开展线下校际交流活动,并积极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相关活动等。
“引进来”,深化国外专家交流与合作。科技中心精心做好申报服务保障工作,成功推荐日本籍木材科学与技术专家志水一允荣获202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嘉奖他为推动我国人工林木材利用技术发展和创新以及科技人才储备和培养作出的重要贡献。积极协调人社部,特邀希腊籍林木种质资源和植物遗传专家、西班牙籍亚洲大型动物(亚洲象)生态保护专家等为中国林草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外国专家招待会,有力促进中外友好交流与合作。认真开展外国专家项目,组织申报16项国家外国专家项目,监督执行引进人才、示范推广项目,指导管理2家国家引才引智基地。
创新打造人才队伍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2024年,科技中心着力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持续做好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科学发展及评价工作,为行业人才搭建成长舞台。
深化工程系列职称制度改革。坚持破“四唯”、立“新标”,科学合理设置评审标准,将论文“必选”转变为成果“多选”,标准规范、专业报告、技术方案、发明专利、成果转化、论文论著、推广应用均可作为业绩成果参加评审。在组织开展的2023年度工程系列职称评审中,受理申报职称761人,通过评审取得相应职称共527人,其中正高级工程师64人、高级工程师128人。
创新职称评审方式。引入代表性成果答辩,更加直接考察申报人专业素养、技术水平和解决技术难题情况,采取“双向隐名”的答辩方式,提高了评审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推动职业等级评价标准化建设。完成木材检验员、碳汇计量评估师国家职业标准编制和审定,申报竹藤师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部署森林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建设,为促进林草行业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科学化、规范化提供支撑。
完善人才评价信息化建设。建成林草行业职业技能证书查询系统,进一步提升证书查询服务质量,维护职业资格证书权威性。
中国绿色时报 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