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全椒薄壳山核桃产业稳步壮大



  安徽的坚果、炒货产业历来全国闻名,拥有洽洽食品、三只松鼠等上市企业;同时,安徽又是薄壳山核桃种植第一大省,目前种植总面积逾50万亩。加工大省、种植大省双重因素叠加,令人无限遐想。
  碧根果为薄壳山核桃果实商品名,状如橄榄,肉质厚实而醇香,果大、壳薄、营养价值高,深受市场追捧。
  全椒是安徽薄壳山核桃种植第一县,目前面积已突破7万亩。
  10月15日-16日,全椒举办第三届中国(全椒)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碧根果采摘节,主题为“庆丰收、感党恩”,与社会公众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
  在全省甚至全国,全椒以其充沛的产业活力、独特的发展经验、完善的产业规划等,引领薄壳山核桃新发展。
  产业活力充沛
  9月,“90后”女孩马宇轩的店在雅绮自然生态营地开业,营地位于有“全国美丽乡村路”之称的全椒山湖景观大道旁,业务包括房车度假、采摘、帐篷露营等。
  “全椒碧根果是我们的镇店之宝、拳头产品,店里八成销售额来自碧根果。”马宇轩说。在店内,一瓶430克的碧根果售价68元。
  全椒薄壳山核桃产业从2014年开始规模发展,目前种植总面积位居全省第一,共有种植大户82家,其中500亩以上的有26家。
  罗世余在六镇镇种植了1600亩薄壳山核桃,其中约400亩已进入盛果期。
  “去年只收2500公斤鲜果,今年已突破1万公斤。按亩产100公斤、单价20元计算,扣除成本,每亩纯收入2000元。”罗世余说。
  华辰农业有限公司是全县最早种植薄壳山核桃的企业之一,至今已发展3200亩。2020年,公司产果15吨,销售收入120万元,加上林下套种小麦、红薯等作物,年收入约240万元。“除去地租、劳务用工等支出,年纯收入约50万元。再过3年,全部进入盛果期后,年纯收入将达600万元以上。”
  采摘节活动期间,记者采访了安徽省薄壳山核桃首席专家龚明。他介绍,产量最高的品种是波尼,鲜果价格每公斤60元,不分级的小杂果单价也达40元;碧根果作为坚果炒货,电商售价每公斤240元。
  不过,目前全椒碧根果产量相对有限。
  薄壳山核桃定植后,一般4-6年开始挂果,7-8年逐渐进入盛果期。
  盛果期最丰产的品种亩产可达200公斤,一般品种平均亩产100-150公斤。薄壳山核桃自然寿命200年左右,盛果期可达60-80年。
  “去年,全省总产量仅800吨,今年可望突破1500吨。全省碧根果总产值尚不足亿元,但随着陆续迎来盛果期,产量加倍提升、产值加速增长指日可待。”龚明说。
  最近几年,全椒薄壳山核桃面积每年都增长1万亩以上。
  目前,全椒仅15%左右的薄壳山核桃进入盛果期,规模发展带来的巨大效益远未得到体现。盛果期的陆续到来将使碧根果产量每年增长5-6倍,3年后预计年产量突破3000吨。
  一方面,种植规模扩张仍在持续;另一方面,丰产林比重快速提升。安徽薄壳山核桃种植第一县正迎来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发展经验独特
  2020年,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全椒县“中国碧根果之都”称号;2021年,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厅授予全椒县“安徽省薄壳山核桃标准化示范区”称号。
  全椒成为薄壳山核桃种植全省第一县,得益于完善的政策扶持。
  从开始规模发展之初,全椒就制定出台《全椒县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全椒县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管理暂行办法》等,从宏观管理上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把好关。
  同时,出台《全椒县薄壳山核桃产业造林验收办法》《全椒县薄壳山核桃种苗管理办法》等,确保在日常工作中规范造林、良种供应等。
  在资金扶持上,除享受省、市森林增长工程政策外,全椒还将薄壳山核桃发展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造林100亩以上,验收合格,每亩补助3000元,分6年兑现。
  “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直接投入财政资金约1.5亿元。但是,资金扶持并不是全椒的最大特色,全方位服务才是。”全椒县林业局局长陈兴道说。
  全椒印制了《全椒县薄壳山核桃手册》,不仅让企业、大户掌握栽培技术和每月工作要点,同时通过定科技服务人员、对象、内容、时间、台账、职责,实行科技服务反馈制,帮助企业、大户及时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龚明每年都要数次来全椒进行技术指导。“每次一来,田间地头来回奔波,看长势、查病情、听意见,一一解答种植户的大小问题,非常忙。”
  陈兴道介绍,全椒县争取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安徽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开展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研究;以造林大户为主体,每年至少举办8-10次现场培训或室内技术培训;建立微信群,定期向造林主体发送造林抚育、病虫害防治、施肥、整形修剪等技术信息,贴心为林农服务。
  全方位技术服务确保全椒薄壳山核桃茁壮成长,造林环节实行良种、壮苗、大容器制度,成活率保持在99%以上。
  聚焦提升产量是下一步的重点。
  “种植过密是影响碧根果产量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最佳种植模式为每亩三四棵、单棵占地约200平方米,产量才能最大化。在金寨县,有一株1951年孤立种植的薄壳山核桃,产量达150公斤。”龚明说。
  在这位首席专家眼里,从更长远角度来看,目前全县7万亩薄壳山核桃通过合理移栽,种植面积再扩大4倍,能轻松实现种植总规模突破30万亩的目标。
  巨大的产业市场潜力正稳步释放。
  产业规划完善
  鲜食、炒货等只是碧根果主要用途之一,碧根果含油率超过50%且油质好、抗氧化程度高,薄壳山核桃还是高档木材。
  在此次采摘节开幕式上,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强调,薄壳山核桃果材两用,而木本油料更应在产业开发中放在首位。
  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部署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大力增加健康优质食用植物油供给,切实维护国家粮油安全。
  薄壳山核桃、油茶、油用牡丹、文冠果等正是木本油料的重要树种。
  扩大种植、提高产量、多元开发是全椒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
  随着去年9月国家出台相关法规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椒及时调整思路,从4个方面拓展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空间。
  一是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对杨树、松树等低产低效林分进行改造,发展薄壳山核桃;二是巩固退耕还林建设成果,2021年已在二郎口镇下陶村、古河镇独山村,将所有零散经营的1300亩退耕还林地流转到企业统一经营,发展薄壳山核桃;三是将薄壳山核桃产业与县乡道路绿化提升相结合,每个镇每年选择2条道路进行更新改造,栽植不少于5公里薄壳山核桃大道,2021年已建成32公里;四是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每个镇安排不少于2个自然村,建设薄壳山核桃特色村庄,2021年已建成24个。
  国家储备林建设也为产业发展带来契机。神山林场与森园公司合作,规划在东山营林区新建薄壳山核桃国家储备林示范园3000亩,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其中森园公司投资3960万元,目前已建成1000亩。
  到2025年,全县规划种植面积将达10万亩以上。以此为基础,多元开发模式愈加明晰。
  全椒已制定《国家全椒薄壳山核桃产业示范园建设总体规划(2020-2030年)》,提出配套建成薄壳山核桃综合加工厂、一座食用油加工厂,以石沛镇太禾公司为核心打造国家碧根果特色小镇,建设薄壳山核桃产业园、碧根果种质资源库、碧根果博物馆(全产业链展示中心),同时结合慢城旅游,把太禾公司薄壳山核桃园区建成森林康养、休闲、观光特色示范基地。
  目前,申报“全椒碧根果”国家地理标志注册商标,组建包括种植企业、核仁加工企业、食用油加工企业、电商、交易中心等在内的碧根果产业联合体,谋划成立碧根果基金会,都在积极稳步推进。(曹云 龙琳 曹仕波)
           中国绿色时报 2021-10-21

关键词 山核  山核桃  核桃  薄壳山核桃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