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6月6日电(记者 李大庆 向杰) 今天上午,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举行光华工程科技奖和陈嘉庚科学奖颁奖仪式。国务委员陈至立应邀通报了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有关情况。
陈至立指出,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科学确定了我国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全面部署了今后15年的科技工作,动员全党全社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是我国科技发展乃至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要深入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切实抓好科技规划纲要的实施工作,全面落实好科技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
陈至立指出,实施科技规划纲要,要加大投入,统筹协调,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通过规划的实施,提升我国核心竞争能力;要完善专家参与机制,抓好科技规划纲要的启动实施和评估验收;要加强目标责任制,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避免分散和浪费。她强调,一是要将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作为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的结合点,真正解决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二是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有效机制,促进其结合和资源集成。三是切实加强基础研究,鼓励自由探索。四是尊重科学研究规律,努力构建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保护创新的宽松和谐环境,克服片面追求简单量化的科研“政绩”的急功近利的做法,防止浮躁学风的蔓延。五是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加紧建设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宣布了2006陈嘉庚科学奖的获奖项目和获奖人名单。获得数理科学奖的项目是“晶体衍射分析中的相位不确定性问题”,获奖者是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范海福;获得生命科学奖的项目是“线粒体膜蛋白复合物Ⅱ的三维精细结构研究”,获奖者是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所长饶子和;获得地球科学奖的项目是“太阳风的形成机制”,获奖者是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涂传诒;获得信息技术科学奖的项目是“国际通用Hash函数的破解”,获奖者是山东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教授王小云。各奖30万元和一枚金质奖章。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在会上宣读了第六届光华工程科技奖的获奖人名单。获得工程奖的是:闻邦椿、陈良惠、童志鹏、左铁镛、孙传尧、乔登江、何继善、潘际炎、金翔龙、蒋士成、程天民、巴德年;获得青年奖的是:樊会涛、褚健、宗保宁、孙龙德、李华军、李宁、邵志敏、张庆伟。今年的成就奖名额空缺。
科技日报 2006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