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2024林草植物新品种与知识产权年报发布 植物新品种创新升级 林草产业注入绿色动能



  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2024中国林业和草原植物新品种与知识产权年度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我国林草植物新品种申请与授权量快速攀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初显,成果转化加速推进,为生态富民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绿色动能。
  报告显示,我国林草行业知识产权意识显著提升,林草植物新品种申请授权量跨越式增长,覆盖领域全面,品种实现新突破。截至2024年底,国家林草局累计受理国内外林草植物新品种申请12080件,授权5848件。近5年,申请与授权量均占历史总量的60%以上,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授权新品种覆盖林木、草种、花卉、中药材等全领域,形成了一批突破性品种,仅2024年,就有苜蓿属、鼠尾草属、兜兰属等9个属种实现授权“零的突破”。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突出,产业发展区域特色明显。报告指出,2024年,企业在林草专利和植物新品种权中的占比分别提高到58%和45%,较2015年实现翻倍增长。林草企业作为创新的核心力量,其主体地位日益显著,凭借持续的技术积累和强大的市场转化能力,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引擎。同时,各地结合品种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产业格局,如林草植物新品种授权量排名前5位的北京、山东、浙江、云南和江苏,分别形成了以庭院月季、樱花、杜鹃花、鲜切花月季和海棠花为重点品种的优势产业链,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报告显示,我国林草植物新品种成果转化提速,“知产”变“资产”,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惠农富农。2024年,我国首次办理林草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融资备案,质押总金额达690万元,为品种权人开辟了“品种权换资金”的融资新渠道。通过开展转化运用项目,鼓励和推进更多林草专利和授权植物新品种走向大市场、创造新产业,助力林农增收。截至2024年,共开展林草知识产权转化运用项目125项,其中“亚林柿砧6号”柿、“燕山硕丰”板栗、“京仲1号”杜仲、“青山绿水”绣球等一大批林草新品种得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实现惠农富农,引领林草种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林草局科技发展中心(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表示,尽管我国林草植物新品种和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林草知识产权多而不优、品种同质化的现象,以及龙头企业较少且普遍缺乏海外布局和国际竞争力等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将进一步完善相应制度,强化对原始育种创新的保护,激发林草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为我国林草种业发展提供制度激励和法治保障。(温雅莉 马文君 王地利 柳玉霞)
       中国绿色时报  2024-04-25

关键词 植物新品种  知识产权  植物新品种保护  植物新品种权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