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sjly202400074
日期 20240625
标题 加大湿地保护和恢复力度,推动落实“昆蒙框架”
年份 2024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国别/机构 《湿地公约》科学与技术审查小组
作者 李茗
关键词 《湿地公约》科学与技术审查小组 昆蒙框架 湿地 湿地公约 生物多样性
主要内容
编者按:湿地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6%,却维养着40%已知的植物和动物物种,为维持生命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服务。但自1700年以来,丧失的湿地生态系统已超过300万km2,湿地退化速度远超其他生物群系,这对生态系统健康和人类福祉构成了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湿地公约》科学与技术审查小组于2024年5月底发布了题为《加大湿地保护和恢复力度,推动落实“昆蒙框架”》的第12期技术报告,为各国在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NBSAPs)中纳入湿地保护以促进生物多样性并遏止湿地丧失和退化提供指南。
加大湿地保护和恢复力度,推动落实“昆蒙框架”
“昆蒙框架”致力于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愿景是“到2050年,生物多样性得到重视、保护、恢复和合理利用,维持生态系统服务,维持一个健康的地球,并为所有人提供必要的惠益”。湿地保护和恢复是实现“昆蒙框架”愿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报告重点关注湿地对于到2030年前落实“昆蒙框架”的23个行动目标所发挥的关键作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应重视湿地的重要作用,并将湿地保护和恢复纳入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NBSAPs)中,以履行国家承诺。《湿地公约》缔约方也应综合考虑如何在协助落实“昆蒙框架”目标的同时,实现《湿地公约》第四期战略计划以及今后的第五期战略计划中所设定的目标。本报告为此提供了相关指南和信息支撑。
本报告的关键信息主要包含以下10个方面:
1.恢复湿地
鉴于内陆水域和沿海湿地生态系统状况不佳的形势,NBSAPs应提出明确的湿地恢复国家目标(湿地以公顷为单位,河流以千米为单位)和有效的湿地恢复计划。这将有助于实现“昆蒙框架”行动目标2(恢复30%的退化生态系统)。
2.保护湿地
NBSAPs应制定明确的湿地保护目标和计划,以增加保护区内的内陆水域和沿海湿地生态系统面积以及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ECM)。应优先考虑代表性不足的高生物多样性湿地类型,如生物多样性关键区(KBA)。这将有助于实现“昆蒙框架”行动目标3(保护30%的陆地、水域和海洋)。
3.采取行动应对湿地丧失的驱动因素
NBSAPs应纳入应对湿地丧失主要驱动因素的行动。这些驱动因素因国家而异,但通常包括不可持续的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土地用途改变、污染或过度开发。这将有助于实现“昆蒙框架”行动目标1(空间规划)、行动目标7(减少污染)、行动目标10(确保农业、水产养殖业、渔业和林业领域得到可持续管理)和行动目标15(评估商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风险和影响)。
4.完善湿地数据
可靠的湿地数据能够为实现“昆蒙框架”的多个目标和指标提供支持,并有助于衡量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加强湿地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对于成功的政策制定和湿地的适应性管理非常重要。NBSAPs应纳入关于完善湿地范围和状况信息的具体行动,包括国际重要湿地和其他具有高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如果国家湿地普查已经过时或需要补充更多信息(例如,增加有关湿地范围、状况和生物多样性的数据),则可将其作为重点行动纳入NBSAPs。
5.利用湿地作为解决方案
以湿地为重点的NBSAPs应呼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并扭转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湿地不仅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充分发挥湿地的作用提供解决方案同样重要。NBSAPs应纳入以湿地为解决途径的政策和目标,这将有助于实现“昆蒙框架”行动目标7(减少污染)、行动目标8(最大限度地减少气候变化影响)、行动目标11(恢复、维持和增进自然对人类的贡献)和行动目标12(增加绿色城市空间)。
6.优先考虑湿地野生动物热点和生态廊道
NBSAPs应特别关注包括迁飞路线、洄游通道和其他动物廊道在内的生态廊道,以确保所有重点迁飞路线和洄游通道都被纳入得到有效管理的保护区或OECM,并保持和加强其连通性。NBSAPs应包括针对迁飞路线和洄游通道的国家政策和目标,这将有助于实现“昆蒙框架”行动目标2(恢复30%的退化生态系统)、行动目标3(保护30%的陆地、水域和海洋)和行动目标4(阻止物种灭绝)。
7.民众赋权
NBSAPs应通过能力建设、技术转移以及重视原住民和当地社区的知识和经验,鼓励人们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并赋予他们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的能力。NBSAPs应纳入来自原住民和当地社区的传统知识以及《湿地公约》搭建的各种网络积累的专业知识,这些网络平台包括区域中心和各类倡议、科学和技术审查小组(STRP)以及交流、教育和公众意识监督小组(CEPA)。这将有助于实现“昆蒙框架”行动目标20(加强能力建设、技术转让与合作)、行动目标21(确保知识的可获得性和可利用性)和行动目标22(确保参与决策)。
8.研判重点
NBSAPs中应针对“昆蒙框架”的23个行动目标分别设置与湿地相关的指标。首要任务是开展国家湿地普查,以掌握湿地的类型、位置、边界及其状况。通过国家湿地普查获取信息,实现保护、恢复、保育和合理利用的目标。全球数据集可以为制定报告提供支持,而编制国家湿地普查报告则是实施NBSAPs中湿地相关目标的基础。
9.增加湿地融资
NBSAPs应寻求增加对湿地的投资,并逐步取消导致湿地丧失和退化的激励措施,包括建立鼓励有效利用资源的价格体系和实施补贴改革,以及逐步取消对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有害的补贴政策,并对湿地保护、恢复和建立方面的投资进行量化升级。应将湿地融资纳入与落实以下“昆蒙框架”行动目标相关的国家规划中:行动目标18(减少有害的激励措施,扩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积极激励措施)和行动目标19(每年为生物多样性筹集2 000亿美元)。
10.发挥同盟作用、实现协同效应
与《湿地公约》国家联络员单位、国际组织合作伙伴以及其他国际和国家非政府组织保持联络。在修订NBSAPs和制定国家目标时,应与《湿地公约》国家联络员单位、非政府组织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密切合作,包括《湿地公约》的6个国际组织合作伙伴,即国际鸟盟、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野禽与湿地基金会、湿地国际、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通过这类组织提供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为湿地相关的目标设定、指标设置、政策设计、措施落地和资源调动提供信息,并与淡水挑战(Freshwater Challenge)和红树林突破(Mangrove Breakthrough)等多利益相关方机制和跨公约倡议建立联系。鼓励各国加入NBSAP论坛和NBSAP加速伙伴关系,这两个机制旨在确定和共享支持制定NBSAPs的工具和材料。(李 茗)
资料来源 世界林草动态,2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