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室温干燥贮藏和天然高寒草甸层积对草玉梅种子萌发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62459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室温干燥贮藏和天然高寒草甸层积对草玉梅种子萌发的影响

作者 鱼小军  王芳  张婧  徐长林  肖红  景媛媛  张建文  杨海磊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母体文献 草业学报 

年卷期 2015年07期

年份 2015 

分类号 S567.239 

关键词 草玉梅  室温干燥贮藏  高寒草甸自然层积  种子萌发 

文摘内容 明晰草玉梅种子休眠的释放,为草地管理和草玉梅的栽培提供基础,研究了室温干燥贮藏和高寒草甸层积对草玉梅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干燥贮藏天数不同、是否去掉果皮和是否光照影响了草玉梅种子的初始发芽天数、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随着贮藏天数的增加,去掉果皮草玉梅种子的初始发芽天数呈不同程度的减小,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呈不同程度的增加。室温贮藏40~180d的草玉梅种子,去掉或未去掉果皮后光照条件下的初次发芽天数显著低于贮藏0d处理(P<0.05)。室温贮藏40,80,150和180d的草玉梅种子在去掉果皮光照处理下,其发芽率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皆显著高于贮藏0d处理(P<0.05)。室温贮藏180d的草玉梅种子未去掉果皮光照下的发芽率显著高于贮藏80和150d处理(P<0.05),后两者显著高于贮藏40d处理(P<0.05),贮藏40d处理又显著高于贮藏0d处理(P<0.05)。光照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草玉梅种子的初始发芽天数,提高了草玉梅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高寒草甸土壤中冷季层积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草玉梅种子的初次发芽天数,提高了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践踏层积的草玉梅种子在30/20℃和20/10℃变温条件下的初次发芽天数分别显著低于层积不践踏处理(P<0.05)。践踏层积的草玉梅种子在25/15℃和20/10℃变温条件下的发芽率(分别为38.0%和35.3%),显著高于层积不践踏处理(22.7%和14.0%);室温贮藏同期(11月-4月)未去掉果皮的草玉梅种子未能发芽。当年10月成熟后层积于天祝高寒草甸放牧地的草玉梅种子,至次年8月底有40.2%的发芽;未发芽的草玉梅种子在培养箱30/20℃到20/5℃的温度范围均能发芽,在30/20℃最高,仅为15.3%,绝大多数种子处于休眠。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