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63032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基于ITS和ndhF-rpl32序列的荞麦种间亲缘关系分析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中国办事处
母体文献
生物多样性
年卷期
2016年03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517
关键词
Fagopyrum
亲缘关系
ITS
ndhF-rpl32
文摘内容
荞麦起源于我国,演化形成了丰富的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为了有效研究和利用荞麦及其野生种资源,以从四川、甘肃、贵州等地采集的荞麦属(Fagopyrum)10个种(含变种、亚种和复合体种)共71份材料为对象,通过ITS和叶绿体ndh F-rpl32序列分析,利用MEGA5.0构建系统进化树,探讨了荞麦种内及种间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在ITS序列矩阵中,序列长度为725 bp,信息位点为150个,占序列总长度的20.7%;在ndh F-rpl32序列矩阵中,序列长度为940 bp,信息位点为158个,占序列总长度的16.8%。由ITS序列和ndh F-rpl32序列构建的两个进化树都可以将71份材料分为大粒荞麦种组和小粒荞麦种组;其中,大粒荞麦种组包括栽培苦荞和米苦荞(F.tataricum)、金荞复合体(F.cymosum complex)、栽培甜荞(F.esculentum)和野生甜荞(F.esculentum ssp.ancestralis);小粒荞麦种组包括齿翅野荞(F.gracilipes var.odontopterum)、疏穗小野荞(F.leptopodum var.grossii)、小野荞(F.leptopodum)、密毛野荞(F.densovillosum)、细柄野荞(F.gracilipes)和硬枝万年荞(F.urophyllum)。而ndh F-rpl32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还能区分栽培甜荞和野生甜荞,具有更好的聚类效果。另外,与栽培甜荞相比,金荞复合体与栽培苦荞的亲缘关系更近。该研究为荞麦属种的分类和条形码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