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榕树隐头花序挥发物组成及其传粉榕小蜂寄主识别行为



编号 zgly000156596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榕树隐头花序挥发物组成及其传粉榕小蜂寄主识别行为

作者 张亭  王波  苗白鸽  彭艳琼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7年05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Q948.122 

关键词 榕树  传粉榕小蜂  化学通讯  隐头花序  挥发物 

文摘内容 榕树(Ficus spp.)通过挥发性化学物质来吸引传粉榕小蜂(Agaonidae),这种特异性的化学信号释放存在着两种模式,一种是释放多种化合物的泛化模式,另一种是释放不常见单一化合物的专化模式。为揭示榕树(Ficus microcarpa)及其传粉榕小蜂Eupristina verticillata之间的化学通讯机制,该研究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榕树隐头花序不同发育期(花前期、雌花期传粉前后、间花期、雄花期和花后期)释放的挥发物,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鉴定挥发物成分,分析其变化动态,再通过Y型嗅觉仪检测榕树传粉榕小蜂对各发育期隐头花序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榕树隐头花序释放的挥发性化合物共鉴定出21种,主要是脂肪酸衍生物、萜类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不同发育期隐头花序的挥发物组分差异明显,雌花期传粉前后的挥发物差异表现为传粉后萜类化合物含量下降,脂肪酸衍生物含量增加,特别是传粉前含量较高的特征化合物2-庚酮和3-辛酮消失,D-柠檬烯含量下降,而可巴烯、环己烷和2-己烯醛含量上升。行为检测的结果也表明:雌花期隐头花序对传粉榕小蜂的吸引作用最强,而雄花期的隐头花序释放的挥发物对传粉榕小蜂有趋避作用,形成了对传粉榕小蜂推拉的互作模式。有多种化合物在榕树传粉榕小蜂的寄主识别过程中发挥作用,表明榕树及其传粉榕小蜂的互惠共生关系是通过多种化合物的泛化策略来维系的。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