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西藏近缘野生大麦RAPD和I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



编号 zgly000052839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西藏近缘野生大麦RAPD和I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

作者 汪爱华  丁毅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年卷期 2007,53(6)

页码 723-730

年份 2007 

分类号 S661.1 

关键词 西藏近缘野生大麦  RAPD  ISSR  遗传多样性  起源中心 

文摘内容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RAPD)和简单序列重复区间分析(ISSR)分子标记对110份青藏高原近缘野生大麦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别选取30条RAPD引物和10条ISSR引物进行PCR分析.结果表明30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95条带,其中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3.33%;1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93条带,其中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8.92%;研究证明ISSR标记能检测出比RAPD标记更多的遗传多态性.利用POPGNEN32软件对RAPD和ISSR结果进行遗传一致性系数分析,表明各居群的遗传相似性较高.利用算术平均的非加权成对分组法(UPGMA法)对RAPD标记和ISSR标记结果构建西藏近缘野生大麦聚类树状图,可将7个供试大麦居群聚为2组:一组包含所有来自西藏的居群,在ISSR树状图中阿里地区除外;而青海地区的聚为另外一组.结果表明,西藏地区近缘野生大麦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为进一步证明西藏是大麦的起源中心之一的理论积累了有益的资料.。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