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广州流溪河降水化学成分及其海洋源分析



编号 zgly000137083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广州流溪河降水化学成分及其海洋源分析

作者 周光益  田大伦  杨乐苏  邱治军  王旭  谭斌 

作者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9年09期

年份 2009 

分类号 X517  X132 

关键词 流溪河  酸雨  化学组成  海洋源 

文摘内容 通过2006年6月~2008年5月在广州流溪河地区采集的106次降雨水样(雨量范围0.7~268.6mm)及其化学测试,论述了几类主要离子在降水中的含量特征、季节变化、物质的海洋来源以及雨水中离子平衡等。结果显示:(1)流溪河周边没有明显的点污染源,但酸雨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69.5%,说明降水中的污染物来自该地南部和北部污染区的中距离传输;如夏季和秋季时,台风等海洋气流把珠三角南部更多的NOx传输至该地,使得雨水中NO3-含量在夏季和秋季最大。(2)降水中的年平均F-、Cl-、NO2-、NO3-、PO43-、SO42-、NH4+、Ca2+、Mg2+、K+、Na+和Al3+离子浓度分别为3.76、22.80、0.45、25.22、0.86、62.9、41.5、35.77、2.93、5.45、14.8和0.943μeq.L-1;且单个降水事件中的离子浓度大小与降水量呈负相关。(3)流溪河雨水酸度主要来自SO42-、NO3-和Cl-1,且主要靠中和因子较大的NH4+、Ca2+、K+等阳离子起缓冲作用;该地降水沉降中的强酸酸量为2.053keqhm-2a-1,NH4+、Ca2+、K+、Mg2+、Al3+的缓冲量分别为0.865、0.745、0.114、0.061、0.020keqhm-2a-1。(4)降水化学的月和季节波动明显,酸雨主要集中于雨季,而旱季雨水酸度较低,这和重庆及北京的情况相反。(5)在雨水中化学成分Na+全部来源海洋的假设前提下,分析得出:绝大部分Mg2+和部分Cl-(80.07%)、SO24-(2.91%)、Ca2+(1.86%)、K+(6.19%)来自于海洋,而F-、NO3-来自海洋的贡献率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