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7952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桃蚜虫霉病始发期的初始感染与接触传染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微生物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6,26(10)
页码
3380-3384
年份
2006
分类号
Q143
Q965
关键词
虫霉
桃蚜
迁飞扩散
蚜虫病害
初始侵染
接触性传染
文摘内容
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5月在杭州上空诱获桃蚜(Myzus persicae)的迁飞性有翅蚜 2351头,将其带回室内在(21±1)℃和12L: 12D 条件下单头饲养12d,其中639头在定殖后7 d内发病死亡,初始感染率达27.2%.在病死有翅蚜中,99.4%系5种蚜科专化性虫霉侵染所致,新蚜虫疠霉(Pandora neoaphidis)的发生比例高达81.4%.带病迁飞的有翅蚜在发病死亡前具有一定生殖力,定殖后第6天平均累计产若蚜(2.4±0.13)头,远低于同期未带病有翅蚜产下的(11.6±0.33)头。在带病有翅蚜建立的后代蚜群中,接触传染在母蚜死亡2 d后即可见到。在定殖后第12天,二级感染占总观察蚜群数的13.3%,三级感染占总观察蚜群数的4.4%,占二级感染蚜群数的33.3%.此时,未带病有翅蚜的后代蚜群的平均活蚜数达(50.6±2.30)头,而带病有翅蚜的后代蚜群平均仅有(21.5±1.98)头。结果表明,虫霉病能够通过寄主带病迁飞传至寄主迁入地,并在后代蚜群中相互传染而起到调节蚜虫数量增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