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4314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油茶低产林改造剩余物的发酵堆肥技术
作者
张雯琪
李建安
吴玲利
唐润钰
王楠
朱宏达
熊利
黄志勤
作者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育种与栽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经济林研究
年卷期
2022,40(3)
页码
46-54
年份
2022
分类号
S609.9
S794.4
关键词
油茶低产林改造
发酵
轻基质
氮源
微生物菌剂
文摘内容
【目的】提高油茶低产林改造剩余物的利用率,减少剩余物不恰当处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找到代替泥炭的轻基质材料以减少育苗成本。【方法】以尿素、发酵鸡粪、复合肥为氮源,以EM菌、酵素菌、强兴发酵菌剂为微生物发酵菌剂,将碳氮质量比调整至25∶1、30∶1、35∶1,共设计9个配方处理,通过发酵罐发酵和罐外后熟过程,腐熟油茶低产林改造剩余物,研究适合油茶低产林改造剩余物发酵堆肥的氮源、菌剂、碳氮比,使发酵后的低改剩余物达到轻基质的要求。【结果】完成发酵后,处理A物料的碳氮质量比下降至19.85∶1,达到生物有机肥腐熟的要求(碳氮质量比小于20);处理A和处理B的物料基本能符合林木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标准(基质容重0.2-0.5 g/cm^(3),总孔隙度大于60%,通气孔隙度15%-30%,持水孔隙度45%-60%),其余处理的物料可与保水性能强、通气孔隙度大的基质混配,完善其物理性质。改造剩余物发酵过程中,氮源对物料理化性质的变化起着主要作用,氮源中尿素对物料理化性质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复合肥,最后是发酵鸡粪,而菌剂和碳氮质量比对物料理化性质的影响不显著。当碳氮质量比调整至25∶1时,物料的碳氮比能更快降低。【结论】建议使用尿素和EM菌对油茶低产林改造剩余物进行发酵堆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