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山西省后备建设用地潜力评价



编号 zgly000161273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山西省后备建设用地潜力评价

作者 汤青  安祥生  徐勇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太原师范学院 

母体文献 经济地理 

年卷期 2010年02期

年份 2010 

分类号 F293.2 

关键词 后备建设用地  潜力评价  主体功能区划  山西省 

文摘内容 主体功能区划背景下,后备建设用地潜力评价研究成为指导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以及优化、重点开发区土地利用定位和发展方向的重要基础。文章利用山西省1∶250 000 DEM数据、1∶250 000土地利用矢量数据、国土资源部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以及分县行政区划矢量数据,基于后备建设用地提取规则和计算公式以及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山西省后备建设用地潜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未来可用于建设用地的后备建设用地面积合计为7 482.90 km2,约占全省陆地国土总面积的4.78%,略高于全国后备建设用地丰度(全国为3.28%);人均后备建设用地面积的平均值为0.337亩/人,略低于全国0.377亩/人的水平;全省后备建设用地潜力空间分布的总体趋势是南北部大于中部,地势平坦地区大于地势高的地区;从全省人均后备建设用地潜力来看,全省人均后备建设用地潜力空间分布的总体趋势是西北部地区和东南部太岳山地区较丰富,而经济相对发达、人口相对集聚和国土开发强度较高的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以及晋中地区较为缺乏,同时吕梁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忻州东部五台山地区以及晋城、长治东南部地区也较缺乏。未来太原盆地、临汾盆地以及运城盆地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方向应该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开展建设用地整理和挖潜为主要方向。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