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抽穗扬花期不同灌水处理对晚稻抵御低温、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55935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抽穗扬花期不同灌水处理对晚稻抵御低温、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 曹娜  陈小荣  贺浩华  朱昌兰  才硕  徐涛  谢亨旺  刘方平 

作者单位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超级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中心  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7年12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S511.33 

关键词 晚稻  抽穗扬花期  低温  灌水  产量  生理特性 

文摘内容 以超级杂交晚稻品种‘五丰优T025’为材料,设置日排夜灌,灌溉水深45 cm(H1);日排夜灌,灌溉水深810 cm(H2);深水灌溉,保持水深810 cm(H3)等3个处理,以稻田湿润处理水层01 cm为对照,研究了抽穗扬花期遭遇低温条件下不同灌水方式和水层深度对双季晚稻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期间,不同灌水处理叶片、土层和冠层温度较对照均有所提高,其中H2处理增温效果最好.低温胁迫下各处理稻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逐渐降低,其中H2处理降低幅度最小;H2处理叶片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幅度最小,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其余处理,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增幅最小,过氧化氢酶下降幅度最小.灌水保温均可达到增产效果,以H2处理效果最佳,遭遇低温的2014年和2015年第二播期H2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12.9%和13.5%;从产量结构上看,各处理较对照在单株有效穗数、穗长、结实率、千粒重上均有一定的改善,日排夜灌810 cm水深处理是增强双季杂交晚稻抽穗扬花期低温抵御能力较为实用的农艺措施.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