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土壤颗粒组分中氮含量及其与海拔和植被的关系



编号 zgly000055437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土壤颗粒组分中氮含量及其与海拔和植被的关系

作者 吴建国  艾丽 

作者单位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科技大学 

母体文献 林业科学 

年卷期 2008,44(6)

页码 10-19

年份 2008 

分类号 S812.2 

关键词 海拔  植被  土壤全氮  土壤颗粒组分氮  土壤颗粒氮  祁连山 

文摘内容 研究祁连山北坡土壤颗粒组分中氮含量及其与海拔和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颗粒组分比例、土壤颗粒氮比例、土壤颗粒氮含量和土壤颗粒组分氮含量都随海拔升高而差异不显著;就土壤颗粒组分比例而言,0~15cm土层在阳坡3800m处、阴坡3000、3200和3500m处较高,15~35cm土层在阴坡3200和3500m、半阴坡2800m处较高(p〈0.05);就土壤颗粒氮比例而言,0~15cm土层在阴坡3000和3200m、阳坡3300和3800m处最高,15~35cm土层在阴坡3000m和阳坡3300m处最高;就土壤颗粒氮含量而言,0~15cm土层在阴坡3600m处最低,阳坡3800m和半阴坡2800m处较高,15~35cm土层在阴坡3400m、阳坡3300m处较高;就土壤颗粒组分氮含量而言,0~15cm土层在阴坡3400m、阳坡3300和3800m处较高,15~35cm土层在阴坡3400m、阳坡3300m处较高(p〈0.05);植被对土壤颗粒组分比例、土壤颗粒氮比例、土壤颗粒组分氮含量和土壤颗粒氮含量的影响显著;就土壤颗粒组分比例而言,0~15cm土层在森林和灌丛草甸中较高,高寒草甸中较低,森林与灌丛草甸及干草原与荒漠草原中差异不显著,15~35cm土层在森林、灌丛草甸和干草原中较高,高寒草甸中最低,森林、灌丛草甸与干草原中差异不显著;就土壤颗粒氮比例而言,0~15cm土层在森林和高寒草甸中较高,灌丛草甸、荒漠草原与干草原中差异也不显著,15~35cm土层在森林和高寒草甸中较高,荒漠草原和干草原中最低;就土壤颗粒组分氮含量而言,各土层均在灌丛草甸中较高,干草原和荒漠草原中较低;就土壤颗粒氮含量而言,各土层均在森林和灌丛草甸中最高,干草原和荒漠草原中最低,森林、高寒草甸与灌丛草甸中差异不显著;土壤颗粒组分比例、土壤颗粒组分氮含量、土壤颗粒氮比例和土壤颗粒氮含量随土壤全氮含量增加而增加(p〈0.02),土壤颗粒氮含量随颗粒组分氮含量极显著增加(p〈0.001),土壤颗粒氮比例随土壤颗粒氮含量增加显著增加(p〈0.05);祁连山北坡土壤中非保护性氮含量总体上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森林和高寒草甸土壤中非保护性氮比例最高。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