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冀北山地阴坡优势树种的树体分维结构



编号 zgly000075927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冀北山地阴坡优势树种的树体分维结构

学科分类 220.1070;森林植物学

作者 田超  刘阳  杨新兵  刘凤芹  赵心苗  陈波  毕可姣 

作者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省林木种质资源与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1,31(22)

页码 6753-6765

年份 2011 

分类号 S718.54 

关键词 冀北山地  优势树种  冠形结构  分枝格局  分形维数 

文摘内容 以冀北山地阴坡两种混交林分中5种优势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形几何理论,论述了不同树种的树冠和侧枝分维结构,结果表明: (1)华北落叶松的树冠最宽处处于中上部(相对冠高的60%—80%),白桦处于中部(40%—60%),山杨和糠椴都处于中下部(40%—50%),落叶松桦木混交林中的黑桦处于上部(70%—80%),而山杨桦木混交林中黑桦则处于中部(50%—60%);(2)通过计盒维数法所得华北落叶松树冠的分形维数最大为1.690,山杨桦木混交林中4种树木分维数较接近(0.770—1.202),而两混交林中,前者白桦分维数(0.997)与后者(1.149)相似,而前者黑桦分维数(1.257)〉后者(0.770);(3)胸径13.1cm的华北落叶松侧枝在各方向上符合均匀分布,总体也符合均匀分布,前者中的黑桦在胸径15.8 cm时绝大多数方向上为均匀分布,前者中白桦及后者中4种树木在不同胸径时在各个方向上均为不均匀分布;(4)华北落叶松侧枝倾角随树龄增大分布在85—95°,糠椴则分布在55—85°。山杨树龄小(5.3)与树龄大(16.5)时分布在40—55°,中间树龄(10.5)分布在60—80°,黑桦分布在30—65°,前者中白桦倾角范围25—90°,后者则主要分布在45—85°;(5)采用网格覆盖法所得华北落叶松枝条的分维数平均值最高为1.772,其次为山杨桦木混交林中的4种树木,而两混交林中黑桦枝条的平均分维数却相差很大,其中前者为1.476,而后者为1.674。尽管同一树种侧枝形状大小各异,但相互间差异不显著,相关系数均在0.93以上,刻画了各枝条分枝格局的自相似共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