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河三角洲贝壳砂干旱生境杠柳(Periploca sepium)叶片的光合作用特征



编号 zgly000167603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河三角洲贝壳砂干旱生境杠柳(Periploca sepium)叶片的光合作用特征

作者 王晓  夏江宝  周东兴  赵自国  董林水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滨州学院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中国沙漠 

年卷期 2019年04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Q945.78 

关键词 杠柳(Periplocasepium)  贝壳砂  干旱胁迫  气体交换参数  叶绿素荧光 

文摘内容 水分是黄河三角洲贝壳堤滩脊地带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以4年生杠柳(Periploca sepium)苗木为对象,模拟贝壳砂干旱生境,设定对照(土壤相对含水量RWC为77.72%)、轻度(RWC为58.16%)、中度(RWC为42.98%)及重度(RWC为32.39%)干旱胁迫4组水分梯度,测定分析杠柳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光响应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1)水分条件可显著影响贝壳砂生境杠柳叶片的光合效率。随干旱胁迫的加重,杠柳净光合速率(Pn)显著下降,重度干旱胁迫下,Pn最小,为0.62μmol·m-2·s-1,仅是对照的5%。表观量子效率、光饱和点和暗呼吸速率随干旱胁迫的加重逐渐降低,而光补偿点逐渐升高。干旱胁迫导致杠柳叶片光照生态幅变窄,光能利用率降低。(2)随干旱胁迫加重,杠柳蒸腾速率显著下降。适度干旱胁迫可显著提高杠柳的水分利用效率,在轻度、中度干旱胁迫下维持较高值,而对照和重度干旱胁迫下显著降低。在轻度、中度干旱胁迫下,杠柳Pn下降主要受气孔限制,而重度干旱胁迫则以非气孔限制为主。(3)随干旱胁迫加重,杠柳叶片潜在光化学效率、实际光化学效率和非循环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均显著下降,受到光抑制,电子传递效率下降;非光化学猝灭系数显著增加,光能热耗散增多。杠柳叶片通过调节光合效能来适应干旱胁迫逆境,对干旱逆境表现出一定的可塑性和适应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