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配施对旱作燕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72089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配施对旱作燕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 田露  刘景辉  赵宝平  米俊珍  李英浩  王英  费楠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20年05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154.3  S512.6 

关键词 保水剂  微生物菌肥  旱作燕麦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文摘内容 为探讨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配施后旱作燕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在内蒙古黄土高原旱作农田设置不施用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CK)、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配施(A)、单施微生物菌肥(B)和单施保水剂(C)4个处理,分析燕麦全生育期内0—10,10—20,20—40 cm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及酶活性时空动态变化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1)全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呈双峰曲线变化,峰值均出现在孕穗期和灌浆期;氮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趋势,苗期含量最高;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过氧化氢酶、土壤蔗糖酶峰值在孕穗期,土壤脲酶则在抽穗期。(2)除CK外,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及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表现为0—10 cm>10—20 cm>20—40 cm,其中配施(A)对0—10,10—20 cm影响均显著(p<0.05),单施(B、C)仅对10—20 cm土层影响显著(p<0.05)。(3)10—20 cm土层,配施(A)与其他3个处理间差异均显著(p<0.05),提高微生物量碳含量4.82%~40.28%、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8.44%~68.66%、过氧化氢酶活性13.32%~60.16%、蔗糖酶活性10.45%~39.14%、脲酶活性12.40%~55.62%。(4)配施(A)能同时显著(p<0.05)提高燕麦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提高幅度分别为8.40%~20.12%和10.80%~25.09%。因此,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配施在黄土高原旱作区具有较好改善土壤微生物活性效果,提高旱作燕麦产量。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