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慕士塔格山卡尔塔马克冰川补给径流与非冰川补给径流水化学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



编号 zgly000166069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慕士塔格山卡尔塔马克冰川补给径流与非冰川补给径流水化学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

作者 闫崇宇  曾辰  史晓楠  王冠星  张凡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环境与地表过程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母体文献 干旱区地理 

年卷期 2018年06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P343.6  P333 

关键词 冰川补给径流  非冰川补给径流  水化学特征  主控因素  慕士塔格 

文摘内容 2016年7~8月对慕士塔格山卡尔塔马克冰川补给径流与非冰川补给径流进行了采样分析,通过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Piper图、Gibbs图、正演模型等方法分析了冰川补给径流和非冰川补给径流的水化学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冰川补给径流和非冰川补给径流两种水体均呈碱性,水化学类型皆为Ca2+-SO42--HCO3-,但冰川补给径流和非冰川补给径流的pH值、EC和TDS均存在显著差异(p <0. 05),主要离子浓度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 <0. 01)。冰川补给径流中所有离子具有同源性,而非冰川补给径流NO3-显示出与其它离子来源不同。正演模型结果显示,大气输入、硅酸盐风化、碳酸盐风化和蒸发岩溶解对冰川补给径流和非冰川补给径流中离子浓度的贡献率分别为10. 47%、0. 55%、65. 61%、23. 37%和1. 52%、19. 57%、60. 37%、18. 54%。在冰川补给径流中,碳酸盐风化对径流中离子浓度的贡献占主导地位,蒸发岩溶解占次要地位;在非冰川补给径流中,碳酸盐风化亦占主要支配地位,而硅酸盐风化占次要地位。两者差异的原因是硅酸盐风化相比蒸发岩溶解更难进行,冰川补给径流中水岩相互作用时间较短,故硅酸盐风化贡献率较低;而非冰川补给径流经过更充分的水岩相互作用,故硅酸盐风化贡献率较高。其成果可为西部地区水资源管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