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森林生态系中球孢白僵菌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



编号 zgly000068630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森林生态系中球孢白僵菌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

学科分类 220.1520;林木遗传学

作者 陈名君  刘玉军  黄勃 

作者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微生物防治省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 2010(30)

页码 16920-16923

年份 2010 

分类号 S763.1 

关键词 虫生真菌  分子标记  基因流  遗传分化  遗传多样性 

文摘内容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集自安徽省滁州市天然次生林——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宣城市人工马尾松纯林——麻姑山林场球孢白僵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种群遗传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用7个引物分别对2个种群共222株球孢白僵菌菌株进行扩展,共得到58个清晰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位点56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L)为96.55%,Nei's基因多样性(He)为0.2993,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593,种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1283,基因流Nm=3.3984;可以看出,2个种群间的基因流较小,遗传分化较大,为12.83%,这可能是由于人为选择和基因流障碍引起的;琅琊山白僵菌群体(PPL=96.55%,He=0.2781,I=0.4299)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麻姑山白僵菌群体(PPL=93.10%,He=0.2552,I=0.3825)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比较研究了采集自大别山原始林中球孢白僵菌菌株的遗传多样性(PPL=81.00%,He=0.3187,I=0.4782),可见生态环境复杂的原始林中球孢白僵菌遗传多样性最高,天然次生林种群次之,人工纯林种群最小。利用Nei’s遗传距离构建琅琊山和麻姑山白僵菌个体间的遗传关系树状图,由UPGMA聚类分析可知,不同采集地的菌株聚为一类。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