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典型森林树种对大气颗粒物湿沉降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52937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典型森林树种对大气颗粒物湿沉降的影响

作者 陈俊刚  余新晓  毕华兴  付妍琳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16年04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718.45  X16 

关键词 森林树种  大气颗粒物  湿沉降  叶表面结构 

文摘内容 选择典型森林树种油松和侧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2种树的冠层不同高度处(8,6,4,2m)布设湿沉降监测装置进行定位监测,比较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和降水对叶表面颗粒物冲刷率来分析2种树种对于大气颗粒物湿沉降的影响,并分析了树冠层不同高度颗粒物湿沉降以及不同粒径颗粒物湿沉降通量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叶片显微结构来分析2种树种滞尘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1)油松单位叶面积的滞尘量高于栓皮栎;降雨对2种树种叶面上大气颗粒物的冲刷率表现为栓皮栎高于油松。(2)油松枝下高2m处滞尘能力最强,大气颗粒物湿沉降通量最小;栓皮栎树冠中部4m处滞尘能力最强,且湿沉降通量最小。(3)油松冠层下部对于10~100μm污染物具有明显的截留作用,而栓皮栎的树冠上部对其具有更明显的截留作用。对于0.4~3μm和3~10μm颗粒物,油松的截留能力要强于栓皮栎。(4)油松和栓皮栎在叶表面显微结构的差异导致两者吸附颗粒物能力不同,油松叶片具有更多的褶皱、开度和密度较高的气孔以及相对较深的沟槽使其具有更强的吸附颗粒物的能力。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