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水耕人为土时间序列的植硅体及其闭留碳演变特征



编号 zgly000141107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水耕人为土时间序列的植硅体及其闭留碳演变特征

作者 陈留美  张甘霖 

作者单位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母体文献 土壤通报 

年卷期 2011年05期

年份 2011 

分类号 S153 

关键词 水耕人为土  时间序列  植硅体  植硅体闭留碳  硅循环  碳固定 

文摘内容 以浙江慈溪滨海沉积物上发育的5个具有不同植稻年龄的水耕人为土剖面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土壤中的植硅体及其闭留碳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水耕人为土时间序列土壤中植硅体的含量变幅为3.67~17.51 g kg-1。水耕人为土中植硅体的剖面分布特征与有机碳相似,呈现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含量逐渐降低的趋势。其剖面分布特征表明植硅体在水耕人为土中不易移动。与起源土相比,水耕人为土表层植硅体含量有较大程度的增加,说明植稻有利于植硅体在土壤表层富集。而植硅体随植稻年龄的增加没有表现出有规律的增加或减少趋势。统计分析表明植硅体和总硅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植硅体对土壤发生中的硅循环起着重要作用。水稻产生的植硅体其体内闭留的碳量较高,但由于土体内植硅体总量较低,植硅体闭留碳仅占总有机碳的0.93%~1.68%。现有数据表明,仅通过根系与残茬返还土壤,种植富硅植物水稻并不能显著增强土壤的长期固碳能力。由于植硅体固定的碳在土壤环境中比较稳定,如果能强化秸秆还田,植稻对于土壤长期固碳具有意义。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