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棕色田鼠与沼泽田鼠犁鼻器和副嗅球的组织结构



编号 zgly000031011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棕色田鼠与沼泽田鼠犁鼻器和副嗅球的组织结构

作者 邰发道  王廷正  张育辉  郝琳  孙儒泳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动物学报 

年卷期 2003,49(2)

页码 248-255

年份 2003 

分类号 Q959.837 

关键词 棕色田鼠  沼泽田鼠  犁鼻器  副嗅球  组织结构  进化机制  适应功能 

文摘内容 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沼泽田鼠(M.fastis)副嗅球和犁鼻器的结构及其在两种鼠间的差异, 以此探讨两种田鼠的进化机制与适应功能。两种田鼠的犁鼻器位于鼻腔前端鼻中隔基部的两侧, 呈管状结构; 沿着犁鼻器的长轴犁鼻管呈现不同的形态学特征, 犁鼻管直接开口于鼻腔, 从前向后沿着长轴旋转, 中间管壁(犁鼻粘膜)变成底部, 侧面管壁(假覆层上皮)变成犁鼻管顶壁, 最终犁鼻管变小成为一个腺体的分支, 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组织学特征。通过选取中间相似部位对两种田鼠进行比较研究, 发现棕色田鼠犁鼻粘膜比沼泽田鼠厚, 而其长度却短于沼泽田鼠。棕色田鼠副嗅球颗粒细胞带宽和僧帽细胞带宽均大于沼泽田鼠, 而带长却小于沼泽田鼠。相关分析发现, 犁鼻器和副嗅球形态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这可能和两个结构之间存在着神经投射有关。棕色田鼠幼体的犁鼻粘膜、神经细胞核、假覆层上皮、血管面积均小于成体[动物学报49(2): 248—255, 2003]。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