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山东泰安肥城桃产区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模型研究



编号 zgly000145963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山东泰安肥城桃产区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模型研究

作者 李晓军  翟浩  王涛  李红  王长君 

作者单位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母体文献 果树学报 

年卷期 2013年05期

年份 2013 

分类号 S436.621 

关键词 桃园  梨小食心虫  发生规律  预测模型  肥城 

文摘内容 【目的】明确梨小食心虫在山东泰安地区肥城桃园的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适时有效防治。【方法】2008—2012连续5年,用信息素诱捕法检测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动态,并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据此建立发生量短期预测预报模型。【结果】梨小食心虫一年发生5代,幼虫危害高峰发生在成虫羽化高峰后10~15 d。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危害程度,与日平均温度、降水量、日相对湿度、日照时数、诱蛾基数呈显著相关。当日平均气温在12℃以上时,梨小食心虫成虫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在24~27℃时,数量明显增加。梨小食心虫的最适湿度为80%~100%,在适温范围内,日相对湿度不同,梨小食心虫的世代历期也不同;梨小食心虫的羽化高峰受降水影响会延迟,降水量在15 mm以上时成虫羽化量明显减少;成虫羽化高峰之日后10 d降水量在50 mm以上时,下代成虫发生量急剧增加。建立了梨小食心虫下代成虫发生量的短期预测预报模型Y=-374.571533+0.7676461922X4+0.20063796402X1×X2+0.3257559926X1×X3+0.04431810991X1×X5-0.020130399165X3×X5(R=0.9)。【结论】对5年的梨小食心虫监测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构建了梨小食心虫发生量短期预测预报模型。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