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68574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香根草对镉毒害的生理响应——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
作者单位
重庆三峡学院三峡库区水环境演变与污染防治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
重庆市万州区生态环境监测站
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9年19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X171.5
关键词
香根草
镉胁迫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镉富集
文摘内容
为阐明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对镉(Cd2+)胁迫的耐性机理及其对重金属Cd2+的积累特征,通过水培试验,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研究在不同Cd2+浓度处理时香根草根、茎、叶化学组分的变化,同时测定香根草叶Cd2+的亚细胞分布和其重金属Cd2+含量。结果表明,其根组织在2927 cm-1处峰高先下降后上升,表明在低Cd2+(Cd2+<3 mg/L)处理条件下香根草分泌的有机酸不断螯合Cd2+,造成羧酸O—H的减少,但随着Cd2+含量的升高,其羧酸螯合力变弱,有机酸含量渐渐升高;茎组织在1631 cm-1峰高处先上升后下降,表明在低Cd2+(Cd2+<3 mg/L)处理条件下香根草产生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等物质,通过渗透调节来增强抗逆性,但随着Cd2+含量的升高,蛋白质二级结构中肽键间氢键的结合力受影响较大。当Cd2+处理浓度为7 mg/L时,香根草生长10 d后,地上部分及根组织富集Cd2+量分别高达212.49 mg/kg和290.59 mg/kg。香根草地上部分的Cd2+含量随Cd2+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香根草叶片富集的Cd2+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其次为细胞壁,而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量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