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小峰熊蜂头部乙酰胆碱酯酶测定条件的优化及其对六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



编号 zgly000141011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小峰熊蜂头部乙酰胆碱酯酶测定条件的优化及其对六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

作者 廖秀丽  罗术东  伍翔  吴杰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农业部授粉昆虫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 

母体文献 昆虫学报 

年卷期 2011年12期

年份 2011 

分类号 S895.9  Q966 

关键词 小峰熊蜂  乙酰胆碱酯酶  正交试验  最佳测定条件  杀虫剂敏感性  抑制中浓度 

文摘内容 小峰熊蜂Bombus hypocrita是我国优势熊蜂种群之一,因其易于饲养、群势较强且授粉性能优良而成为我国设施农业常用优良授粉蜂种,但常受到以乙酰胆碱酯酶(AChE)为靶标酶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危害。为合理规避这两类杀虫剂对熊蜂的危害,同时也为完善熊蜂授粉配套技术和保护野生熊蜂资源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利用正交试验对小峰熊蜂头部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并明确了6种常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测定因素对小峰熊蜂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影响的大小顺序依次为:酶浓度>pH>温度>底物浓度>反应时间;小峰熊蜂头部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最适反应条件为:酶浓度0.25g蛋白质/L,底物浓度0.8mmol/L,pH值7.5,温度40℃,反应时间5min。毒死蜱、三唑磷、丙溴磷、异丙威、仲丁威和残杀威6种杀虫剂对小峰熊蜂头部乙酰胆碱酯酶离体抑制作用均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0.39,1.79,0.42,0.04,0.43和0.63mmol/L。这6种杀虫剂对小峰熊蜂AChE抑制作用的强弱依次为:异丙威>毒死蜱>三唑磷>仲丁威>残杀威>丙溴磷,即小峰熊蜂对异丙威最敏感,而对丙溴磷的敏感性最弱。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