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9126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乙草胺和甲胺磷对农田黑土可培养真菌数量及种群结构的影响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5,16(6)
页码
1099-1103
年份
2005
分类号
S154.36
关键词
乙草胺
甲胺磷
真菌种群
PCR—DGGE
黑土
文摘内容
应用传统及PCR—DGGE方法(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分别对不同浓度乙草胺、甲胺磷胁迫下黑土中可培养真菌CFU(colony forming units)、种群丰富度(richness)及种群结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实验室微域条件下, 乙草胺对黑土可培养真菌CFU的影响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抑制作用增强, 表现出由低浓度(50mg·kg^-1)时的刺激生长到高浓度(250mg·kg^-1)时的长期抑制效应; 250mg.kg^-1甲胺磷在8周处理过程中对土壤可培养真菌生长具有显著的刺激效应, 使可培养真菌CFlU比对照增加10倍, 但50和150mg·kg^-1甲胺磷处理对土壤可培养真菌CFU无显著影响。种群丰富度系数分析结果表明, 高、中浓度乙草胺处理可使土壤可培养真菌种群丰富度不可逆地降低。土壤真菌rDNA特异PCR—DOGE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乙草胺、甲胺磷处理均不同程度地对土壤可培养真菌的种群组成和结构造成影响, 其中甲胺磷尤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