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75024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海南岛尾细桉人工林碳贮量及其分布
学科分类
220.2510;森林测计学
作者
时忠杰
徐大平
高吉喜
宋爱云
于春堂
张宁南
胡哲森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母体文献
林业科学
年卷期
2011,47(10)
页码
21-28
年份
2011
分类号
S718 Q948
关键词
尾细桉人工林
碳贮量
固碳能力
空间分布
海南岛
文摘内容
基于海南西部沿海台地区、北部平原区、东部沿海台地区和中部山地区共18个调查点54个尾细桉人工林样地调查数据,分析海南尾细桉人工林的生物量、碳贮量、固碳能力及其区域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海南尾细桉人工林生物量平均为49.72t·hm^-2,乔木层(85.10%)〉凋落物层(8.08%)〉林下植被层(6.82%);尾细桉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平均为88.84t·hm^-2,乔木层为20.55t·hm^-2(23.13%),林下植被层为1.55t·hm^-2(1.74%),凋落物层为1.93t·hm^-2(2.17%),土壤层(0~100cm)为64.81t·hm^-2(72.96%);尾细桉各器官碳贮量以树干最大,占乔木层碳贮量的52.81%;海南尾细桉人工林生态系统年净生产力平均为17.56t·hm^-2a^-1,年净碳固定量平均为8.43t·hm^-2,折算成CO2量为30.91t·hm^-2a^-1;整个海南尾细桉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为2958.37万t,年净碳固定量为280.97万t·a^-1;从不同区域来看,中部山地区尾细桉人工林固碳能力达11.89t·hm^-2a^-1,远高于北部平原区(8.97t·hm^-2a^-1)、西部沿海台地区(7.18t·hm^-2a^-1)和东部沿海台地区(8.26t·hm^-2a^-1),北部、西部和东部区域间固碳能力差异不明显;除东部沿海台地区与西部沿海台地区之间碳贮量差异不大外,其他区域之间碳贮量差异明显,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土壤碳贮量差异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