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四川黄龙沟森林植被中兰科植物群落优势种种间联结和相关分析



编号 zgly000051862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四川黄龙沟森林植被中兰科植物群落优势种种间联结和相关分析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黄宝强  罗毅波  于飞海  唐思远  董立  安德军 

作者单位 全国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南昌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7,31(5)

页码 865-872

年份 2007 

分类号 Q948.15 

关键词 黄龙沟  兰科植物  种间关系 

文摘内容 四川黄龙沟内分布着十分丰富的兰科植物(19属30余种),并且部分种类在沟内形成优势群落。目前尚不清楚在群落中这些兰科植物种之间作用关系。运用种间关联分析和相关分析对黄龙沟森林植被兰科植物群落中的24个优势种的种间关系进行了研究。两种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相近,表明黄龙沟优势兰科植物可以分为两组。一组包括无苞杓兰(Cypripedium bardolphianum)、黄花杓兰(C.flavum)、二叶红门兰(Orchis diantha)、广布红门兰(Orchis chusua)、少花虾脊兰(Calanthe delavayi)和西藏杓兰(C.tibeticum),主要分布在光线充足但又具有一定遮荫条件的环境中;另一组包括筒距兰(Tipularia szechuanica)、沼兰(Malaxis monophyllos)、珊瑚兰(Corallorhiza trifida)、小斑叶兰(Goodyera repens)、布袋兰(Calypso bulbosa)、小花舌唇兰(Platanthera minutiflora)和小叶对叶兰(Listera smithii),它们主要分布于荫蔽的环境中。这些兰科植物在组内大多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组间大多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黄龙沟兰科植物在资源利用方式上可能产生了分化。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