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环境条件对南方大斑蝥成虫取食行为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64763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环境条件对南方大斑蝥成虫取食行为的影响

作者 莫让瑜  彭锐  孙年喜 

作者单位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中药种植研究所  重庆市中药良种选育与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母体文献 环境昆虫学报 

年卷期 2018年05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899.9 

关键词 南方大斑蝥  成虫  取食量  光照  温度 

文摘内容 南方大斑蝥的主要药效成分斑蝥素及其衍生物对肝癌、食道癌等20余种癌症有显著疗效,但斑蝥素不能大规模人工合成,仅依赖于产斑蝥素的昆虫。南方大斑蝥是斑蝥素的重要来源,其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工养殖是解决南方大斑蝥资源紧缺的必然选择,而取食是人工养殖中影响其生长繁殖的重要因子之一。本研究在恒温培养箱内对南方大斑蝥成虫的最大取食量、觅食规律、光照、最佳觅食的温度和食物含水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南方大斑蝥成虫的取食条件和规律,为南方大斑蝥成虫的人工养殖提供技术参考。结果显示,南方大斑蝥成虫每天连续取食时,日平均取食量为身体重量的0. 797±0. 062倍,而饥饿24 h后的日平均取食量为体重的1. 712±0. 110倍,两者间取食量差异显著(P <0. 05)。根据其取食日变化规律,上午7∶00为南方大斑蝥成虫的取食高峰期,在不需觅食的基础上有无光照对平均取食量无显著的影响(P <0. 05)。当温度为30℃-33℃、食物含水量40%-60%时南方大斑蝥成虫的平均取食量最大,呈显著水平(P <0. 05)。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在南方大斑蝥成虫的人工养殖中,应于每天的上午7∶00前投放食物,食物量为成虫重量的0. 8倍左右,食物含水量控制在40%-60%,环境温度30℃-33℃。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