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退耕还草技术



编号 zgly000034998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退耕还草技术

作者 韩建国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 

母体文献 中国牧业通讯 

年卷期 2004,(15)

页码 54-54

年份 2004 

分类号 S812  X171.4 

关键词 退耕还草  西部地区  生态环境建设  牧草  品种选择 

文摘内容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在西部地区, 25°以上的坡耕地和干旱、半干旱地区不适于耕种的土地, 将有计划的退下来, 实施种草种树, 恢复受损的生态环境, 因此将出现大面积退耕地。依据生态适宜性原则, 我国西部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为草原和荒漠, 因此退耕应以还草为主, 还林与还草相结合。退耕还草是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 同时也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重要途径。在退耕地上建立优质高产人工饲草料基地, 单位面积干物质产量可较天然草地提高5~20倍, 粗蛋白含量可提高3~4个百分点, 牧草适口性好, 家畜生产性能显著增加, 畜牧业经济效益提高一倍以上, 而且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 该项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