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银杏叶片的光抑制和光保护机制:温度、CO2和O2的影响(英文)



编号 zgly000121081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银杏叶片的光抑制和光保护机制:温度、CO2和O2的影响(英文)

作者 孟庆伟  Engelbert Weis  邹琦  赵世杰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科学系 

母体文献 植物学报 

年卷期 1999年04期

年份 1999 

分类号 S792.950.1  S664.301 

关键词 光抑制和光保护机制  银杏  光呼吸  叶黄素循环  高温 

文摘内容 田间条件下,夏季晴天中午银杏(GinkgobilobaL.)叶片经常遭受强光(超过1400μmol·m-2·s-1)和高温(35℃左右)胁迫,气孔导度和CO2同化速率出现明显的“午休”现象。叶黄素循环关键组分玉米黄质在一天中随着光强而变化。在室内分析了强光和高温交互作用对银杏叶片光抑制的影响。在15~35℃温度范围内和1400μmol·m-2·s-1光强下,银杏叶片分别在空气中、低CO2浓度(80μL·L-1)和2%O2条件下处理2h。银杏叶肉CO2导度低(约31mmol·m-2·s-1),导致羧化部位CO2浓度低,光呼吸较强。在空气中,电子传递与固定CO2之比较高(16e-/CO2,25℃)。此比率在2%O2条件下仍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仅用光呼吸的变化不能解释。在15~35℃温度范围内和不同CO2浓度下,降低O2虽然导致电子传递速率下降,但对光抑制程度无影响,表明强光条件下光呼吸对银杏叶片无保护作用。依赖叶黄素循环的非幅射能量耗散是银杏叶片防止强光损伤的主要机制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