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提高本摩杂一代水牛受胎率的体会



编号 zgly000123659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提高本摩杂一代水牛受胎率的体会

作者 张再建 

作者单位 福建省龙海市榜山兽医站!363100 

母体文献 中国草食动物 

年卷期 2001年03期

年份 2001 

分类号 S823 

关键词 受胎率  杂一代  输精时间  本地水牛  母牛  外观表现  配种季节  发情表现  结晶状态  配种受胎率 

文摘内容 我市从 1976年以来引进印度摩拉水牛 ,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 ,改良本地水牛 ,使本地水牛的生产性能由役用向役乳兼用的方向转变 ,本摩杂一代 (以下称F1)水牛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量由本地水牛的 60 0kg增加到 1639 5kg。但是在人工授精时 ,大部分发育正常的F1母牛屡配不孕 ,而本地水牛受胎率均在 4 0 %以上。笔者通过对F1母牛发情过程的观察和分析后 ,采取相应措施 ,使F1母牛的情期受胎率达到 4 2 % ,有的配种季节达到 58%。现把提高F1母牛受胎率的体会归纳如下。1 F1母牛配种难孕的原因本地水牛在发情前期和发情中期 ,都有明显的外观表现 ,如哞叫不安 ,追逐爬跨其他母牛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