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52503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呼伦贝尔沙质草原风蚀坑研究(Ⅱ):发育过程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开放研究室
呼伦贝尔市国土资源局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母体文献
中国沙漠
年卷期
2007,27(1)
页码
20-24,170-171
年份
2007
分类号
S157.1
关键词
地表土层
掏蚀作用
风蚀坑
发育过程
沙漠化
风沙地貌
文摘内容
沙质草原风蚀坑的发育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风蚀裸地→土层破口→活跃发展风蚀坑→固定风蚀坑→消亡风蚀坑。固定或消亡的风蚀坑可能活化,并重新进入活跃发展阶段。地貌发育则相应地经历典型草原景观→沙漠→草原景观→沙地→草原景观的总体演变过程。风蚀坑的发展有极限控制。但是各类沙丘的固定非常困难,有向大规模典型沙漠景观发展的高度危险。风蚀坑的形成发展和植被的演替将平坦单调缺水的典型草原改造成地形起伏多变,并有星散分布的风蚀坑湿地点缀其间、植被类型丰富多样的乔、灌、草相结合的沙地疏林草原。因地制宜地保护和利用沙质草原,可以保持其生态系统不致恶化并促进其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