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采自云南省的一种野生绢丝昆虫的分子鉴定与茧质性状调查



编号 zgly000152836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采自云南省的一种野生绢丝昆虫的分子鉴定与茧质性状调查

作者 白兴荣  柴建萍  唐芬芬  张永红  邵榆岚  朱峰 

作者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母体文献 蚕业科学 

年卷期 2016年06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88 

关键词 野生绢丝昆虫  大蚕蛾科  明目大蚕蛾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  蚕茧性状 

文摘内容 云南省是我国大蚕蛾科(Saturniidae)绢丝昆虫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采自云南省楚雄地区的一种野生绢丝昆虫进行分子鉴定,并调查其茧质性状。提取该野生绢丝昆虫的蛹基因组DNA,以昆虫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mt DNA COⅠ)片段通用引物PCR扩增,获得一段长度为574 bp的mt DNA COⅠ基因片段(Gen Bank登录号:KR812471)。基于mt DNA COⅠ基因序列比对,该野生绢丝昆虫与柞蚕属(Antheraea)的明目大蚕蛾(A.frithi)同源序列的相似度为99.47%。应用Kimura-2-Parameter模型计算该野生绢丝昆虫与2种明目大蚕蛾及其他19种柞蚕属绢丝昆虫的遗传距离,结果显示其与明目大蚕蛾的遗传距离仅为0.005;构建的进化树中,该野生绢丝昆虫也是最先与明目大蚕蛾聚在一起。此外,该野生绢丝昆虫的成虫形态特征与已有文献描述明目大蚕蛾的特征相符。综合分子鉴定结果与成虫的形态特征,确认该野生绢丝昆虫为明目大蚕蛾(Antheraea frithi)。供试明目大蚕蛾所生产的茧为黄褐色,有茧柄,无茧孔,平均茧大小为20 mm×38 mm,平均单粒茧质量6.55 g,平均茧层率10.8%,初步认为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