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赣州水保系统以生态理念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编号 zgly000047158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赣州水保系统以生态理念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 周益萍 

作者单位 赣州市水保局 

母体文献 中国水土保持 

年卷期 2006,(8)

页码 51-51

年份 2006 

分类号 S157 

关键词 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  生态理念  赣州市  水保  系统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农民培训  开发治理  实用技术培训 

文摘内容 赣州市自2004年9月开展以“五新一好”(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以来, 全市水保系统因势利导、主动融入, 在出台了《关于在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意见》后, 及时派出工作队进驻乡村抓示范点, 以水保理念指导、推动新农村建设。一是以规划为龙头, 把项目实施与新农村建设通盘考虑、统筹安排, 制定了以道路为线、以村落为点、以山坡为面的工程实施和绿化模式, 形成了“户成园、组成片、村成带、山头成规模”的绿化格局, 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 水保系统主抓的22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已彻底改变了落后面貌。二是以培植产业为重点, 治山治水与治穷致富相结合, 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中, 因地制宜兴办各具特色的种养基地, 按照“一户一山窝”和“一片园、一栏猪、一口塘、一个沼气池”的模式连片治理、规模开发。目前已创办有规模效益的水保果业基地340个, 开发治理面积5.33万hm^2, 发展经济果木林1.77万hm^2, 年均产值在lO亿元以上, 不少农户仅果业一年的纯收入就达3万-5万元。三是以宣传、教育为手段, 增强群众水保意识, 推动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赣州市水保部门一方面在建立的果业基地上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 另一方面把水土流失警示教育列入农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创建水土流失警示教育基地, 建立生态教育长效机制, 并在各个示范点上, 把水保生态知识列入农民培训教育内容, 使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接受了生态文明的观念, 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