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紫色土流失区造林后生境恢复的分析



编号 zgly000034037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紫色土流失区造林后生境恢复的分析

学科分类 220.40;防护林学

作者 邓宝珍 

作者单位 福建省三明市林业科技推广中心 

母体文献 林业科技开发 

年卷期 2004,18(6)

页码 44-46

年份 2004 

分类号 S727.22 

关键词 紫色土  水土流失区  造林  生境恢复  土壤肥力  生长量 

文摘内容 对福建省沙县凤凰山紫色土流失区造林后20a植被、土壤等生境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采取生物措施是紫色土流失区水土保持的关键措施, 能够有效地改善生境。经过20a的造林、管护, 原有荒山秃岭, 植被零落稀少, 土层浅薄, 部分区域母质层裸露的紫色土流失区, 现在已林木葱茏, 郁郁葱葱, 生长发育形成多树种复层林: 土壤肥力得到了很大改善, 现有土壤层已达28~60cm, 残落物和腐殖质得以保存。土壤客重下降, 土壤非毛管孔隙、总孔隙度增加了49.1%~78.0%、8.7%~22.7%。土壤>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平均达到35%~51%; 土壤养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紫色土流失区造林后, 恢复了生长环境, 有着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