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3837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淮流域夏季棉栽培技术
作者
郭振伟
作者单位
鹿邑县农业局
母体文献
河南农业
年卷期
2006,(7)
页码
19-20
年份
2006
分类号
S562
关键词
栽培技术
黄淮流域
棉花
种植密度
夏季
栽培管理技术
水肥条件
种植模式
短季棉
纬度
文摘内容
一、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和种植模式 不同地区(纬度值)、不同播种、水肥条件及栽培管理技术, 棉花的种植密度不同。短季棉的种植密度是9万~18万株/hm^2。一般纬度越高, 密度宜适当增加。黄河以南, 可采用9万~10.5万株/hm^2, 黄河以北, 宜在12万株/hm^2以上。此外。密度大小还与播期、水肥条件有关。播种晚, 密度宜大; 土壤水肥条件差, 密度宜大。针对目前短季棉抗病丰产的特性, 采取增株与减枝结合, 密矮栽培与化控结合, 夏棉的种植密度应争取达到12万株/hm^2以上为宜。